7月4日香港簡訊9則

【大紀元7月5日訊】市民指陳太遊行具鼓勵作用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發現,約25%受訪者認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參予遊行起了鼓勵作用。
調查在7月1日進行,民研計劃的研究隊在現場抽樣訪問了629名遊行人士。由2003年第1次七一遊行開始,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都有在現場向15歲以上參加今年七一遊行的市民進行抽樣意見調查,了解遊行人士的背景和訴求。
其中問到遊行是否為響應陳方安生呼籲時,表示「重要」或「幾重要」的共27%,83%受訪者認為透過遊行爭取民主是「非常重要」,較去年多了6個百分點,88%「幾認同」或「很認同」民陣提出的「平等公義新香港,民主普選創希望」。認為爭取民主屬於重要訴求者更達96%;爭取平等公義者有95%;表達對特區政府不滿者有73%;表達對中共政權不滿者有66%。

去年59宗涉不良醫藥廣告個案
衛生署去年審查在刊物刊登的超過43,000份廣告,總共發出約4,000封警告信,其中59宗個案,涉及採取法律行動。由於多媒體廣告不斷湧現,考慮在《不良醫藥廣告條例》執行措施方面,作出相應調整。
檢控程序方面,衛生署目前成立了一組受過訓練的人員,定期負責審查本地20多份報章及雜誌中,醫藥廣告的字眼、圖片及整體構思等;若廣告涉嫌違反《不良醫藥廣告條例》,衛生署會首先發出警告信,又會考慮將個案轉交警方調查,以及採取檢控行動。

明年部份會考科目提前一個月應考
考評局昨日公佈明年中學會考時間表,大部份科目提前應考,其中歷史及普通話科,較今年提早接近一個月開考,在2月下旬開始考試,8萬多名考生受影響。考評局解釋,由於明年有課程取消,再加上部份科目採用新課程,有需要重新編排考試時間表,以確保評卷工作,趕及放榜之前完成。
為配合提前會考,有中學考慮,縮短中五學生學校假期,加強在長假期補課,以及提早考模擬考試,令學生及早準備,有校長提醒中四學生,要提早今年暑假開始溫習。

18人食日本料理後疑中毒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正調查6宗涉及18人的懷疑食物中毒個案。
受影響的人士分為6組,包括9男9女,年齡介乎7至75歲,他們分別於7月1日、2日及3日在紅磡及銅鑼灣2間朗田日本料理用膳。約3至29小時後,陸續出現腹瀉、嘔吐、肚痛、作嘔、及發燒的病徵。其中8人到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求診,另6人看私家醫生或政府門診。各人病徵輕微,毋需入院留醫。
衛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事件可能是與細菌所引致的食物中毒有關。中心現正繼續作進一步調查。當局又提醒市民尤其是食物從業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以預防由食物傳染的疾病,食物包括海產要徹底洗淨和煮熟方可進食,尤其是甲殼及雙殼類海產如蝦、蟹、蠔及蜆等。

山頂凌霄閣翻新完成將重開
山頂凌霄閣翻新工程完成,將於本月中重新營業,凌霄閣方面表示,歷時半年,翻新工程耗資一億元,除了增設購物店舖外,亦增加多間食肆,希望翻新後吸引更多外地和本港旅客到山頂消費。
翻新後的山頂凌霄閣頂層的觀景台,較以前高出30米,遊客將能夠以更佳的角度欣賞維港兩岸的景色,而新觀景台亦將設置展覽廊,展出本地藝術家的作品,晚上會亮起特別燈光效果。

本港散戶菜場設自願登記計劃
為有效監控蔬菜含過量農藥問題,以及灌輸正確使用農藥訊息,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開始,為本地2千至3千戶種植蔬菜的散戶,推出自願登記計劃。
漁護署人員會用2個月時間,聘請24名大專生為暑期工,到本港8個區域,包括上水、沙頭角等村落登記農戶的資料,預期9月底可以完成建立一個本地菜場資料庫,並提供技術支援,包括使用農藥的情況。漁護署相信,登記制度有助日後追蹤有問題的蔬菜。這個計劃屬自願性質,登記了的散戶,可以向漁護署貸款最多10萬元,作為發展菜場之用。但有菜農擔心,部分小型菜農為了避免監察,會不參與計劃。漁護署預計,全港會有一半散戶菜場參加計劃。

機艙服務員指公司年齡歧視
國泰、港龍及英航的10多名機艙服務員代表,與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開會,促請當局成立委員會,立法禁止年齡歧視。
會後代表引述張建宗說,現階段不考慮立法,但當局會安排勞資代表與勞工處,繼續會晤商討。代表對回應感到失望,認為公司規定機艙服務員要在45歲前退休,而地勤人員就可以做到60歲,是年齡歧視,亦擔心退休後難再找到新工作。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退休年齡太早,加重政府負擔。

八大院校今公佈四年制收生準則
8所大專院校今日公佈大學轉4年制後本科課程的收生準則,09年推行新高中學制時,所有高中學生入大學,必須修讀中英數及通識4個核心科目。絕大部分院校要求學生修讀1至2個指定選修科,若學生在音樂、體育或美術方面有卓越表現,亦會增加入讀大學的機會。港大及科大的收生要求至少要選修2科,教育學院容許學生以體育、音樂等非學術表現,取代一個選修科。各課程入學要求與現時相若,以港大為例,醫科要求學生必修化學,工程科的收生要求是必修物理。

醫管局擬擴大自費藥物類別
醫管局在4月開始,檢討藥物名冊的落實情況後,決定按各醫院的配套安排,分階段擴大現時由醫管局供應的自費藥物類別,由現時3類,增加到所有醫管局醫生處方的自費藥物。但為了減少對私營市場的影響,價格將會與市場相若。
醫管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強調有關做法,並非為增加醫管局開支,只為方便病人;所得的額外收入,將會用於支付醫管局的藥物開支。醫管局又建議,日後可能需要納入安全網的自費藥物,應轉交醫管局大會考慮,不再由管理層諮詢政府後決定。醫管局又表示,將會接納藥劑業界意見,在藥物名冊引入新藥物時,制訂更明確的評審程序,包括考慮新藥物的療效,以及藥物成本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關心功課不好的孩子
陳太女兒支持母親71遊行
香港七一民主遊行 陳方安生成為焦點
陳方安生攜家人參加香港七一遊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