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去世三十年 當局低調為哪般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2006年9月10日華盛頓報導)中國當局九月九號對毛澤東去世三十週年採取了沉默的態度。海外媒體評論說,這意味著中國當局擔心對毛澤東的苦澀回憶會引發不滿的暗流。

中央沒辦活動 媒體文章不多

在中國首都北京,中央政府沒有對這位曾經在1949年創建人民共和國的人,曾經被尊稱為偉大領袖和偉大舵手的人舉行任何紀念活動。

中國國家電視台在晚間新聞節目裡沒有提到毛澤東。毛澤東是1976年去世的。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人民日報只發了兩條短訊,一條是關於互聯網上的紀念活動,另一條是在毛澤東誕生地修建一座橋樑的消息。

中國官方的新華網並沒有為毛澤東去世30週年製作任何專題報導,只是以處理一般新聞的手法,刊登了幾篇有關毛澤東的文章,包括毛澤東兒子毛岸青紀念父親的文章;轉載了一篇《中國青年報》的只有幾百字的文章,題為《毛澤東同志逝世30週年 千萬青少年網上紀念》。

北京日報報導了星期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一場非官方的紀念音樂會。北京出版的各大報都沒有對毛澤東去世30週年發表任何社論。

紀念堂外有特工

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懷舊的中國民眾星期六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外排長隊,希望能夠看一眼他們的“偉大救星”的遺容。路透社報導說,排隊的人當中,有些是滲入隊伍之中的警察和便衣特工人員。

在毛澤東的誕生地湖南韶山,法新社援引毛澤東紀念館的管理員的話說,九月九號星期六大約有六到八千人參觀了這座紀念館,參觀人數是平時的一倍。這位管理人員說,參觀者向一座高達20米的毛澤東雕像鞠躬,並獻上花環。

避免引人回想毛時代苦難

分析家說,中國政府擔心高調公開舉行紀念毛澤東活動會重新喚醒人們對毛澤東造成的一些悲劇歷史時刻的記憶,從而引發對今天一些社會問題的公眾憤怒。

毛澤東發動的運動包括大躍進,那是一場加速工業化的災難性嚐試;以及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毛澤東使用一些過激的手段試圖把握手中的權力,導致幾千萬人死亡。

法新社援引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李大同的話說,討論毛澤東,不可能避開文化大革命,不可能避開數千萬人被餓死的事實。紀念毛澤東的活動,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成為公眾情緒的宣洩口。

防止觸發當前社會矛盾

法新社援引另一位中國著名新聞記者高瑜的話說,當前的中國社會矛盾非常嚴重,中國當局不敢對毛澤東的去世紀念日大肆宣揚。

然而,觀察家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普通民眾,特別是那些在中國市場化經濟改革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時受到沉重打擊的中國民眾,使用懷舊來作為抗議目前無情現實的手段。

法新社分析說,很多人透過玫瑰色的眼鏡回過頭來懷念過去的日子。那時候中國也許比現在窮,但是人們比較單純,社會也比較公正。這種懷舊派的人數正在增加。

香港《蘋果日報》也報導說,在毛澤東故鄉韶山,每日有逾千名旅客走上陡峭的韶峰山上,參拜毛的祖墳,希望得到庇佑。

北京一位四十歲的出租汽車司機對法新社記者說,中國的貧富差距現在非常大,老百姓很生氣。他指著北京街道上的車輛說:看看路上的這些奔馳,寶馬,他們經常違反交通規則,因為他們有錢有權。

禁批毛 為自保

中國當局今天仍然禁止公開辯論或者批評毛澤東的生平,擔心這些討論會導致對現政權政策的仔細審議,並且威脅現政權的生存。儘管中國人今天享有的自由度和毛澤東時代無法相比,但是他們的領導人仍然嚴格堅持毛澤東強化的一黨專制的政治制度。

法新社分析說,目前在中國掌權的仍然是毛澤東的政治繼承人。他們仍然緊抱著毛澤東時代傳下來的正統政治系統不放。

法新社援引曾經擔任毛澤東秘書的李銳的話說,他們擔心國家會失去控制。李銳現在是批評毛澤東的聲音最大的學者之一。他說,中國領導人不知道,如果你想要一個國家穩定,你就要允許言論自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沅森:一個原中共線人的懺悔 (3)
退休中共高幹促為毛澤東加罪減功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中共護己 所以護毛
曹長青:對毛澤東要「九九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