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民間娛樂惡搞紅色經典

劉曉波

人氣 10

【大紀元9月11日訊】一、官方禁止民間惡搞紅色經典

今日中國,既是物慾橫流,也是道德蒙昧。前者表現為大眾文化上的「娛樂至死」,其最突出標誌是「亂搞」;後者表現為價值領域的欽定道德,其最醒目標誌是中共黨魁胡錦濤向全民發佈道德新訓令。大概是為了落實「八榮八恥」,六四後一向縱容大眾娛樂的中共官權,現在突然扳起面孔、不苟言笑起來。它對除了賣笑而再無其他賣點的大眾文化厲聲吼道:賣笑也要正經,也要經過審批!沒有經過批准的笑料不準上市。

官權禁止主持人的方言腔和港台腔,禁止國外動畫、涉案劇和古裝劇,禁止網絡視頻短片;整頓家庭倫理劇,凡是涉及婚外戀等爭議話題的電視劇,將被逐出黃金檔。今年年初,廣電總局就下發「2006年廣播影視工作要點」,對2006年廣播影視工作提出總體要求。通知表示,2006年廣播影視工作要進一步改進廣播影視文藝、娛樂、情感類節目,著力提高質量、品位和格調,抵制低俗之風,淨化熒屏聲頻。通知要求廣播影視界「把作風搞實、風氣搞正、按規矩辦事」,並宣佈廣電總局在上半年將組織對各地開展抵制低俗之風的工作進行督察,敦促認真落實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道德準則及自律公約,推動出台從事未成年人電視宣傳工作人員、電視製片人、廣播電視廣告從業人員等自律公約,研究建立抵制低俗之風的長效機制。採取措施解決主頻道、主頻率節目弱化新聞節目和電視劇播出過多問題,遏制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傾向。最近,針對興起於網絡的視頻「惡搞」,廣電總局也將頒發新的互聯網視頻管理條例。該規定將要求任何人在互聯網上傳播包括短片在內的視頻節目,都必須接受廣電總局的監管。

官權禁止網絡「惡搞」,固然與胡戈製作的「饅頭血案」惡搞大片《無極》的轟動效應有關,但更直接的導火索是署名「胡倒戈」的網民惡搞紅色經典,搞到中共正統的頭上。此次惡搞發生於今年4月底,更具戲劇性的是發生中共大喉舌主辦的節目中。在中央電視台主辦第12屆青年歌手大獎賽組委會組織的一次媒體見面會上,播放了「胡倒戈」製作的短片《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和《鐵道游擊隊參賽記》。

兩部短片都具有諷刺此類賽事的批判性,讓紅小鬼潘冬子、春伢子化身為時尚選節目秀的參賽選手,且經歷了賽場上的「種種黑幕」。更惡搞的是,曾經讓無數青年人崇拜的英雄變得流里流氣。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洪被說成「和坐台小姐熟」的出名混混,隊員變成了滿口髒話、滿腹牢騷的參賽歌手,對白中夾雜著一些下流話;小英雄潘冬子變成了一心掙大錢、滿腦明星夢的「富家子弟」。他的這兩大嗜好來自遺傳,其父是著名的「地產大鱷」潘石屹,其母一心想參加央視的選秀節目《非常6+1》,因為她的夢中情人是該節目主持人李詠。紅小鬼潘冬子與惡霸地主胡漢三之間的敵我鬥爭,也變成了歌手與評委之間的腦筋急轉彎遊戲。

拿紅色經典開涮,激怒了出品影片《閃閃的紅星》的八一電影製片廠。該廠生產部副主任劉金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但對這種惡搞紅色經典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而且聲言該廠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在我這個旁觀者看來,這起文化官司本身就頗具惡搞的意味:爭執發生在兩個官方機構之間,被八一廠控告的中央電視台一直在高調反對娛樂庸俗化,肅然是捍衛官方正確輿論導向的中流砥柱。而現在,這個中共電視喉舌的老大卻變成惡搞「紅色經典」的幫兇,很有點「大水沖了龍王廟」的味道。

其實,早在2004年4月,中共意識形態衙門已經動用行政命令來干預文化領域的紅色經典熱。國家廣電總局在2004年4月19日發佈了「三大禁令」中,其中第三條就是針對「紅色經典」的改編。禁令的原文如下:「一些觀眾認為,有的根據『紅色經典』改編拍攝的電視劇存在著『誤讀原著,誤會群眾,誤解市場』的問題。有的電視劇創作者在改編『紅色經典』過程中,沒有瞭解原著的核心精神,沒有理解原著所表現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本質,片面追求收視率和娛樂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編織過多情感糾葛,強化言情戲;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調,在英雄人物身上挖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謂的人性化和性格化,使電視劇與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內涵相距甚遠。」

六四後,中共不准失去孩子的母親們流淚;現在,中宣部、新聞署和廣電總局這三家意識形態部門又不准民間搞笑。還不如乾脆成立一個「禁哭禁笑部」。

二、「色搞」紅色經典

其實,惡搞紅色經典的民間思潮始於九十年代。由於切近民眾生活的當代時政話題遭到官方嚴控,一股復古懷舊的思潮在九十年代驟然興起,滿清大辮子伴隨著毛澤東熱,仿古建築點綴著滿街唐裝,儒學復興與紅色經典比翼齊飛;當大眾對古裝戲氾濫的影視市場逐漸厭倦時,屏幕上開始出現「革命題材」熱和重拍紅色經典熱,甚至號稱以地下電影起家的第六代導演張元也來趕時髦,高調重拍紅色經典《江姐》。在1999年中共掌權50年慶典前後,紅色文化復興達到了一個高潮。近兩年,央視名嘴崔永元又搞了再現「紅色經典影片」拍攝現場的電視專題《電影傳奇》。鑒於近年來電視劇戲說古典名著的傾向,崔永元特別向媒體表示:「《電影傳奇》發誓決不戲說紅色經典」。之後,崔永元又出任央視的《我的長征》節目的主持人,組織了重走長征路活動。

然而,在革命理想早已破滅而縱慾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更在「時尚第一」和「娛樂至死」的文化市場上,紅色經典所象徵的革命意識形態必然被消費主義所利用,也就難逃被「惡搞」的命運。經過商業包裝的「紅太陽」變成了時尚流行歌曲,重拍的紅色經典大量加入了武打、情色等時尚元素,而且尤以情色因素為主。男英雄要充滿陽剛的男性魅力,女英雄更要還原為充滿「女人味」;男女英雄不光要愛得轟轟烈烈,還要在三角戀中掙扎。所以,惡搞紅色經典的前奏是「色搞」。

小說《沙家濱》對原著的最大「再創作」,是在情色上下功夫,建立了一個女人與多個男人的人物關係。在小說中,革命的阿慶嫂變成了風騷的老闆娘,智斗變成色鬥。阿慶嫂像潘金蓮,其夫阿慶象武大郎,所以,她也像潘金蓮一樣慾火中燒、把持不住。她不僅要有婚外情,還陷入了三角關係;她的風騷甚至到了敵我不分的程度,她是「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魁的姘頭,也是新四軍郭建光的情人。怪不得阿慶罵道:胡傳魁、郭建光都是「姦夫淫夫」。

電視劇《紅色娘子軍》被拍成英雄美人的偶像劇,男女主角由帥哥靚女扮演,廣告宣傳語是「更抒情、更浪漫」。於是,打土豪的紅色傳奇加上吳瓊花與洪常青的情色傳奇。激情不僅僅是獻身革命,也是飲食男女之間的戰地擁吻。以至於,原電影編劇梁信拒看電視劇《紅色娘子軍》。

《林海雪原》被重拍成了警匪加言情的電視劇,原著中少劍波與白茹的曖昧,在電視劇中被放大為雪原激情,還加上一個蘇軍少校薩沙,變成了「三角關係」;孤膽英雄楊子一身匪氣,肅然變成了地地道道的土匪。更絕的是,揚子榮有了一個「舊情人」槐花,甚至還陷入「三角戀」。槐花的丈夫是土匪出身的老北風,槐花的兒子被座山雕收養,槐花被欒平強姦過。所以,楊子榮在智取威虎山的過程中,既要面對美色的考驗,又必須解救情人的兒子。電視劇中的楊子榮,與其說是在與土匪智鬥,不如說是在情天恨海中「情斗」。

如果說,在小說和影視劇中,「紅色經典」被「戲說」成「桃色經典」,那麼在網絡上,「紅色經典」就被「性說」成「黃色經典」。一些國內BBS上,把紅寶書(毛主席語錄)捧在胸前的女紅衛兵宣誓說:「好好學習,天天想你!」手握鋼槍的戰士喊出的誓言是「嚴防死守,根除二奶!」

有評論指出,作為時尚流行的「紅色經典熱」,原動力當然是文化商人看準大有賣點,最鮮明的特徵是「去紅色」而「加粉色乃至黃色」,「去革命化」而「加人性化」, 「去英雄主義」而「加凡人主義」,「去一本正經」而「加沒有一點正經」。

三、惡搞全國人民的好榜樣雷鋒

當中共假大空意識形態在民眾心中失去魔力之後,革命英雄也必然遭到質疑。其中,網絡民間對雷鋒的質疑和惡搞最為引人注目。因為,曾幾何時,在毛澤東的號召下,雷鋒成了紅色中國最著名的英雄人物,他是毛主席的好戰士、全國人民的好榜樣。

雷鋒第一次在網上被惡搞是在2004,一篇關於雷鋒的著名網文廣為流傳,題目為《1962:雷鋒VS瑪麗蓮·夢露———螺絲釘的花樣年華》,作者特別註明:茲以此文紀念「螺絲釘」論誕生四十週年。

該文是從中國媒體上廣為流傳的一則謠言談起。兩年前,中國媒體上大肆炒作一條新聞,說的是中國英雄雷鋒也成為了美國軍人的偶像,在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中,到處都有雷鋒的雕像、塑像、畫像,還有學雷鋒手冊、語錄和日記。由於大陸某電視台生活頻道曾經渲染「西點軍校掛雷鋒像,學雷鋒日記」傳言,西點軍校兩年多來接待了一萬餘位前來尋找雷鋒像的中國遊客。

2002年3月28日,美國西點軍校公共關係辦公室克裡斯蒂娜·安克拉姆對中國大陸盛傳的謠言作出澄清。安克拉姆說,西點軍校沒有雷鋒的任何畫像與塑像,雷鋒語錄也沒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學員出版物中,希望中國媒體予以澄清。

「西點軍校中雷鋒」就是搞笑新聞,「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在今人眼中也是笑談。作者認為:直到現在,還有人為了雷鋒及其「螺絲釘論」苦惱不已。螺絲釘也有不幹的時候,而且是永遠不幹了,至於是什麼時候,不好說。可能是「制度缺失」的時候吧,有意外(生命之外的制度缺失)或者死亡(生命本身的制度缺失)的時候。關於雷鋒的死因,該文說:「雷鋒是因為幫人太多累死的」、「是由於駕駛技術不好死的」……在對這篇網文的跟貼中,發展出關於雷鋒的死因的20種戲謔性說法,其中最惡搞的說法是:「雷鋒是看了樓主的帖子後被氣死的」,「雷鋒是看了這個網絡笑話之後笑死的!」

從惡搞雷鋒開始,關於「英雄人物」的大話文化在網上非常流行,毛澤東時代的其他英雄人物被一一惡搞。比如:「黃繼光是摔倒了才堵槍眼的」,「董存瑞為什麼犧牲?因為被炸藥包上的兩面膠粘住了。」等等

網絡上最著名的惡搞雷鋒事件發生在2006年1月,由一則網絡傳聞引發。網上傳出「炒作大王」鄧建國要拍網絡電影《雷鋒的初戀女友》,主題是「戲說」雷鋒的初戀。此消息激怒了雷鋒生前戰友,3月25日,薛三元等七位雷鋒生前戰友聯名上書解放軍總政治部,指責「《雷鋒的初戀女友》不符合事實,有損雷鋒形象和國民感情」。 4月20日,總政宣傳部新聞出版局的回信給薛三元等人,表示總政治部領導對此十分重視,已經責成我們轉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認真查處。結果將及時函告你們。薛三元等人接到覆信當日,網上就有了《雷鋒的初戀女友》被廣電總局封殺的新聞。

也許網民們覺得《雷鋒的初戀女友》的創意不錯,也許是網民們對封殺令的不滿,廣電總局的禁令並不能阻止對雷鋒的惡搞仍然以其他形式在網上進行。一張拼貼而成的「雷鋒姐弟戀」的照片出現在網上,並冠以「雷鋒的初戀女友」。還有網友再次聲言鄧建國正在籌拍《雷鋒的初戀》,還公佈了雷鋒初戀的情節。

  官方禁止惡搞紅色經典的理由,不可謂不冠冕堂皇。它是為了糾正「誤讀原著,誤導群眾,誤解市場」的不良傾向,也為了「忠實於原著和忠實於歷史」。似乎中共的紅色經典直在「正導群眾」,所記錄的歷史都是真實歷史。

然而,中共體制本身就是靠謊言來支撐,所有紅色經典不過是這個制度謊言的一部分而已。它們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官方意識形態的產物和獨裁意志的體現。所以,紅色經典的原著本身所體現的絕非「真實歷史」,而是按照官權的政治需要創造的歷史,是經過篡改、加工、誇大、歪曲的歷史。官權維護紅色經典的本來面目,不過是為了維護官方歷史及其意識形態正統而已。

如果把惡搞理解為貶義詞,那麼惡搞一直是中共的強項,它對中國進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最大惡搞。它先用暴力革命和民主承諾惡搞到了政權,再用獨霸的話語權把惡搞變成正搞。於是,奴役被搞成解放,禁止娛樂被搞成淨化市場,篡改歷史被搞成還原歷史,強姦民意被搞成自由戀愛。

正如青年作家韓寒所言:「禁止惡搞才是最大的惡搞。」這惡搞,不僅在道義上和法律上是對言論自由的粗暴踐踏,而且從文化產業的經濟利益出發也實屬不智。在價值觀和欣賞趣味日益多元化的今日中國,文化娛樂市場已成為贏利頗豐的行業,再霸道的禁令也很難落實。對於文化商人和廣大受眾而言,道德不能當飯吃,賺錢才是硬道理。所以,與官方的「道德正搞」相比,民間自發的「不道德惡搞」更有魅力。因為,凡是能在茶餘飯後讓大眾開心的文化產品,也就能讓文化商人贏利。

2006年9月9日於北京家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重慶高溫大旱 專家透析官方解釋
中共再頒條例 管制駐中外國媒體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