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農林官員上月訪台會見台灣高層

標籤: ,

【大紀元9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永泰2006年9月13日台北報導)日本媒體日前報導,日本農林水產省副大臣宮腰光寬曾於上個月訪問台灣,並和台灣高層見面。

共同社日前報導,日本農林水產省副大臣宮腰光寬曾經於8月15到17號訪問台灣。報導說,日本自從1972年和台灣斷交之後,由於顧慮中國方面的反應,一直禁止高官訪問台灣。

NHK還報導,宮腰光寬除了和台灣總統陳水扁總統見過面之外,還和行政院長蘇貞昌、農委會主委蘇嘉全等官員舉行了會談。討論焦點圍繞在釣魚島爭議領土,周邊漁船捕撈活動的談判。

*以眾議員身份拜訪友人*

不過,宮腰副大臣的辦公室表示,這次訪台並不是以副大臣的身份,而是以眾議院議員的身份,並且是以到台灣拜訪友人的方式,進行私人性質的訪問。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認為,日本官員訪問台灣就雙方關切的議題進行討論,是可以預期的發展。

他說:“關鍵的原因在於,其實日本和台灣在實質關係層面是非常密切。雖然沒有承認關係,但是,的確需要有一些雙方負責實質政策的政府官員會面和討論實質問題。”

*日同中國周邊地區獲得平衡*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認為,當日本和中國關係變壞的時候,日本往往希望從台灣這邊尋求一些平衡。

他說:“所以在過去李登輝擔任總統的時代,日本就是這樣,她必需要和中國來往,但是又不是那麼喜歡中國。所以,當時就找個李登輝,認為他是一個民主先生,從這裡來找到平衡。”

台灣外交部表示,宮腰光寬是以私人身份來台會見他在台灣的友人,純屬私人行程。台灣政府樂於見到任何方式和任何途徑的交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國政府一貫反對和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進行官方往來,希望日方恪守在中日三個政治文件中的承諾,本著一個中國原則,處理好台灣問題。

*楊永明:日本不挑戰中國*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認為,北京方面應該瞭解,日本在周邊區域越來越積極的作為是務實的考量,並不是要挑戰中國的影響力。

他說:“比如說,一個中國政策,採取一個比較務實,從西方國家的觀點認為務實和實際關係上的維護,還是有其必要性。因此,這是北京在面對兩岸關係和台灣有關的外交關係的時候,陸陸續續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狀況和問題。”

*北京反應不激烈 觀察新政府走向*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認為,由這次中國的不太激烈的反應來看,中國將觀察未來日本新政府的走向。

他說:“小泉純一郎下台以後,安倍晉三如果上來,中日關係要從安倍晉三從新做起,包括安倍晉三去不去靖國神社,是否堅守一個中國政策,如何將中日台的三角關係以政經分離方式維持平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李家同:12年國教給青少年心智成熟的機會
李家同:道德低落,兇殘文化正在形成 (09/23/2000)
李家同:我最愛的40本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