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沒有手機活不了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BBC特約撰稿人舒非報導) 在香港的大街上,無時無刻都是車水龍馬,人頭湧動,所有的人都是行色匆匆。

但有時你一轉頭,忽然就會見到很古怪的現象,單獨男女,一邊走路,一邊說話,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高談闊論,有的則喃喃自語-不要以為他們是「都市精神病患者」,仔細看看,才發現他們用「藍牙」在講電話。

在香港的交通工具上-地鐵、巴士或渡輪,有時你想安安靜靜欣賞窗外風景,或者專心閱讀手上的書本雜誌,甚至累極想閉目養神,那都是不可能的。因為隨時被各式各樣的電話鈴聲吵醒,繼而被講電話的噪音干擾。

街上是這樣,家中亦如此。不久前,一位朋友生日,來電邀請上她家吃晚飯。吃飯吃到一半,他們一家五口,兩夫妻和三子女通通在「煲電話粥」。

「煲粥」是粵語,廣東人的粥跟中國其它地方的粥做法大異其趣:廣東人將米熬成粥,需時兩三個鐘頭。長時間用「慢火」去熬煮(米加豬骨頭、瑤柱甚至鮑魚之類的深海海產),大功告成的粥早已不見米粒,變成又稠又黏的「濃湯」。然後再放「料」-雞肉牛肉或魚肉,還有生菜,悉聽尊便。外地人進入南粵,一開始是不會喜歡這種黏乎乎的廣東粥的,但隨著居住時間的延長,就會逐漸愛上此粥,並且再也吃不慣其它粥,包括自己家鄉的粥!

香港人用「煲電話粥」來形容講長電話,夠形像了吧?話題扯遠了,但如果你週日走進香港的酒樓飲茶,你就會發現所言非虛。週日是家庭日,香港人的習慣是一家大小扶老攜幼到酒樓飲茶吃點心(原因是居住空間太小,借助飲茶來一家團聚)。放眼望去,一家人圍一起在飲茶,每張餐桌上幾乎都有一人以上在「煲電話粥」。

手機氾濫的副作用

前不久,香港的思緯市場信息有限公司做過一項市場調查,透過電話隨機訪問了3,363人,訪問地區包括南韓、泰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當中有500名是香港人。調查發現,在這些地區之中,香港人需要電話的程度最高,可以說到了極度「依賴」的程度,因為有76%的港人認為, 「一天沒有手提電話,就無法生存下去」。目前全港手機用戶超過860萬戶,若以700萬人口推算的話,那就是每人擁有1.2部手機。

手機氾濫勢必引起其它「副作用」。調查顯示,9%的受訪港人表示每日都受到不禮貌使用電子產品的滋擾,14%港人則稱每週都會受到多次影響,兩者合共高達23%,比例遠高於馬來西亞、南韓、泰國等亞洲地區。

滋擾主要是廣告,我自己聽得最多的是人壽保險、意外保險的廣告,還有什麼身體檢查的廣告,旅行套票廣告等等,我想不同年齡段接聽的廣告會不相同(我還聽過不少婦科檢查的廣告呢)。所謂「無禮」,是這些廣告大都是按鈕式的,千篇一律的,是機器人在對你講話,感覺自然好「無禮」。我每次聽到,都是第一時間就掛掉,就是不明白這樣做會有什麼廣告效應?而香港政府一再說要立法管治無人接聽的「電話騷擾」,說了幾年,騷擾依舊!

手提電話如此普及,最諷刺的是現代情侶們分手也不要面對面說清楚了,只是「簡約」地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短訊,寥寥幾字就可了結。香港有8%的男士和9%的女士收到類似的短訊。

一個短訊解決一段愛情,方便是挺方便的,卻令人感到有點唏噓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觀察:對大陸客的矛盾心態
香港觀察:還是擔心會被邊緣化
香港觀察:邊緣化何足懼?
香港觀察:嫁個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