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液晶面板設備聯盟成軍 目標自製率4成

標籤:

【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三日電)在台灣經濟部技術處和工研院等單位共同努力下,結合七家台灣液晶面板設備和製造廠商,成立「大尺寸液晶面板關鍵設備研發聯盟」,這些設備商今年要朝40%的自製率目標邁進,並積極研發更高階設備,搶進每年新台幣千億元的市場。

參與聯盟的廠商包括盟立自動化、均豪精密工業、大銀微系統、志聖工業、陽程科技、韶陽科技、億尚精密工業等公司。

聯盟成立後,最重要的是發揮垂直和水平整合各面板廠和設備商等成員,所有完成的設備均交由奇美和友達等面板廠來測試,以生產線的高規格來驗證設備品質,並針對面板廠的量產需求規格共同研發,再將研發成果快速商品化。

工研院表示,面板產業在日本和韓國大廠環伺下,面臨成本壓力,現今台灣LCD設備平均每年投資額達1400億元,2005年TFT-LCD製程設備自製率僅22%,技術層次高的設備費用都讓日韓等賺走,但未來7.5代和8代廠的建立,仍需要更多設備,為了維持面板廠的利潤和設備商的技術升級,勢必得藉著聯盟來協調。

經濟部技術處長杜紫軍表示,未來液晶面板的戰場在大尺寸,雖然台灣在大尺寸面板的產量世界第一,但是要和日本與韓國競爭,一定要切入背後所需的全套自動化設備,更重要的是,大尺寸面板廠所需設備都是超大型,很難空運,勢必要使用更多在地生產的設備,這也是提昇台灣面板關鍵設備製造品質的佳機。

此外,很多液晶面板生產過程所需原料大都已經國產化,唯獨在設備製造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剛好友達和奇美等廠商也願意用生產線來測試本土廠商的設備,對日後設備廠進軍IC廠和太陽光電廠新興製程設備時大有幫助。

工研院南分院雷射應用科技中心總工程師張方表示,政府為依據計畫訂定本土設備廠的自製率,今年要達到 40%,估計2008年達要到50%。

張方指出,從目前液晶面板所需關鍵設備粗分成「ARRAY」、「CELL」、「MODULE」三階段,其中以「ARRAY」階段程度最高,幾乎占一座液晶面板廠所有購置設備經費的70%,其中包含清洗、曝光、顯影、蝕刻、去光阻等十餘種設備,面板廠每年至少要花上千億元經費在設備上。

他強調,聯盟成立後,將以計畫性的協調彼此研發的方向,形成各司其職的強大供應鏈,待強化設計能力後,將可搭配不同的製程,針對不同產業供應設備,強化台灣競爭力。

相關新聞
松下日立聯手倍增液晶面板產能
日本IPS合資企業將大幅增產液晶顯示器
激買氣 台液晶電視擬大降價
惠譽信評:面板價格跌 製造商差距恐加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