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撫養」 華人不能承受之「輕」

人氣 33
標籤:

【大紀元1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嘉玥、思明採訪報道)夫妻留在加拿大工作上學,將小孩送回中國由親戚撫養近來已成為華人新移民家庭的一種選擇。雖然這是不得已之舉,然而教育專家和一些曾有此經歷的父母認為,這種「跨國撫養」對兒童和家庭造成的暗傷可能是無法估量的。

*「過來人」的感受

現年34歲的郭女士是一名有三個孩子的家庭主婦,目前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對於「跨國撫養」她有著切膚之痛。2000年5月,她的長子Matthew剛滿8個月的時候,就隨奶奶去了中國。3個月後,郭女士去中國把孩子接回了加拿大。

說起那段經歷,郭女士頗有幾分感慨,她說:「兒子出生時,我來加拿大才一年多,我先生還在讀研究生,我自己也在大學裡選了一些課,打算讀研。兒子剛出生,我婆婆就來加拿大照顧我們。雖說有老人照顧,可是那段日子我還是感到焦頭爛額、身心疲憊。」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還都是一個孩子,怎麼可能讓我去養這麼一個小小孩。有時候兒子一哭,我都要跟著他一塊哭。後來,婆婆要回國,和我們商量要把兒子帶回國以減輕我們的負擔,專心完成學業。當時也真是覺得太累了,就同意了。」

然而送走孩子卻沒有讓她感到輕鬆:「孩子一走,本以為可以輕鬆了,可是遠不是那麼回事。孩子在的時候,煩;孩子不在的時候,想。我真是後悔把孩子送回國,那種牽腸掛肚的滋味就別提了。熬到8月份,學校放暑假了,我馬上回國接回了兒子。」

隨著家庭經濟的好轉,郭女士最終放棄了學業,對於放棄學業是否後悔,她說:「有人覺得學業更重要;不過我就覺得和孩子在一起,我教育他,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更重要。有很多事情一輩子就一次,錯過了就失去了,將來拿什麼都是無法彌補的。」

*「跨國撫養」 父母應該三思

活賢社移民服務部經理Maisie在談到中國移民送孩子回國撫養的問題時對本報表示,由於加拿大的托兒費的確很貴,有些人很難負擔,但父母們考慮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國內前,可能還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慮。

Maisie說,中國有種說法,從小孩3歲時的表現可以看到80歲時的情景,也就是說兒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小孩子離開父母,對雙方的情感上都是件很嚴酷的事。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社區人士披露,只有中國人和利比亞人會送自己的孩子回去,對其他族裔的人來說,離開自己的孩子是不可想像的。

*車到山前必有路 家庭托兒所興起

面對小孩入托的困難,社區中自發的組成了一些家庭托兒所(homecare),以其靈活的教育和合理的收費受到了移民的歡迎。五年前曾親身經歷過孩子入托難的王文女士是多倫多一家私人托兒所——豆豆園的創辦人之一。

豆豆園的小朋友在玩耍(大紀元資料室)

王文說辦豆豆園除了幫助華人家長解決照顧孩子的問題外,更主要的是為海外華裔孩子提供系統學習中文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環境,這是那些收費昂貴的托兒所也無法提供的。一年多來,豆豆園以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公道的收費逐漸被華人社區所認識。

王文認為,孩子在三歲以前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在這段時間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將受益一生。

對於家長送孩子回國撫養、教育的現象,王文認為弊大於利。「孩子離開父母時間長了就不好管教。」給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陰影將是後患無窮的。王文說,在考慮是否送孩子回國之前,希望家長們多從孩子的角度想想,多為孩子的未來想想。

*「跨國撫養」漸多

對加拿大華人移民來說,在有了小孩後把父母接過來幫助照看並不罕見,然而對多倫多華人社區的調查顯示,近來成百上千的中國新移民選擇將小孩送回中國,由親戚撫養,而自己則得以輕裝上陣,在加拿大打拼。

這些新移民表示,他們認為加拿大是撫養小孩的好地方,不過經濟限制和過高的兒童護理費用讓他們不得不採取這種被稱為「跨國撫養」的方式,將孩子送回中國,與祖父母為伴,度過幼兒時代。

據環球郵報報道,多倫多聖-史蒂芬孫之家的工作人員佛羅潤絲(Florence Wong)在2002年便發現了這一問題,她在華人社區的調查結果顯示,7成中國移民稱他們計劃將孩子送回中國,交由親戚撫養。

*華人加國打拼不易

加拿大萊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的王曙光教授日前發佈了一份有關加國華人移民結構及經濟變化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雖然華人移民多數持有高學歷、無語言障礙,並有多年實際工作經驗,但移民加拿大後仍需長達20年的努力,在收入上才能與加國主流社會齊平。

以往的統計結果表明,1965年之前移民加國的華人,15年之內就可達到加拿大人平均經濟水平;70年代後的移民,要趕上全加平均收入需10~15年。

然而,在過去十年,華人移民文化層次逐漸上升,持有大學文憑的新移民由過去的8%增加至15%,擁有研究生學歷的移民比率從2%升至5%,多數人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加拿大統計局資料顯示,華人移民的平均收入只佔全加人均收入的一半。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社會學教授宗力對多倫多等6個城市的新移民進行調查也發現,只有31%的人從事專業工作,多達22%的人面臨失業。加統計局的一份報告也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入境的移民,經濟狀況不但沒有超過同齡的加拿大當地人,差距反而日趨擴大。

*社區工作者和教育專家擔憂

儘管華人新移民在加拿大面臨嚴重的挑戰,但社區工作者和教育專家都對「跨國撫養」現象表示擔憂。

聖-史蒂芬孫之家的佛羅潤絲在2002年發現了華人「跨國撫養」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後,便對這些將孩子送回中國的移民情況進行了詳細記錄。現在,她會將這些家庭的情況講給新移民聽,並試圖說服他們將孩子留在身邊,保持家庭的完整性。

加拿大瑞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兒童早期教育碩士項目負責人波恩哈德(Judith Bernhard)表示,由他人撫養長大的孩子,即使與父母團聚之後,他們受到的心理傷害還是很嚴重的。

波恩哈德說:「最常見的問題是父母失去了他們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地位。」孩子們有時會痛恨父母,或拒絕聽從父母的安排。而對母親而言,最常見的表現是對孩子的內疚,她們為了補償而過分溺愛孩子,最終可能導致更多的問題出現。

郭女士對波恩哈德的觀點深有同感。當記者問她,作為過來人,對其他面臨類似情況的父母有何建議時,她說:「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每個家庭的情況也是不同的。我覺得除非萬不得已,但凡情況不那麼艱難,不要讓孩子離開父母的身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疼愛孩子,也無法代替父母對孩子的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環球家扶點亮心願樹 募集一百份聖誕禮物
教育扣除額 將提高為每人25000元
聖誕老人上山來 阿里山學童樂開懷
如何提高母乳的質和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