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為迎接印度崛起制定戰略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7年10月10日華盛頓報導)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將在這個月底率領高級工商代表團訪問印度。專家認為,保爾森的這個舉動是一個突破,顯示華盛頓決心吸取中國的教訓,及早制定長期戰略迎接這個南亞大國的崛起。

10月28號到31號,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將對印度進行訪問。雷曼兄弟證券公司、摩根大通銀行、以及其它投資銀行的主管人員和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負責人將組成高級工商代表團和保爾森一起訪問印度。這是保爾森擔任財政部長以來首次率領這樣龐大的代表團訪問印度。

*根據世界經貿格局變化調整戰略*

美國的印度問題專家、紐約經濟週期研究所研究部主任阿尼爾范.巴內吉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指出,保爾森把目光從中國擴大到印度是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結果。

他說:“中國和印度這些年來都增長非常快。保爾森和中國有著長期的特殊關係,這可以追溯到他在高盛投資集團的時候。他在中國有很多關係,再加上美國跟中國之間有著巨大的貿易往來,所以,保爾森擔任財長之後把對外工作重點放在中國是很自然的。但是,印度的發展最近幾年有加速的勢頭,對世界的影響力也有很大的增加。華盛頓應當對新的世界經貿格局調整自己的戰略,給予印度應有的重視。”

*爭取印度進一步對美國企業開放市場*

保爾森計劃在10月29號在印度孟買參加一個研討會,討論如何把孟買建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印度時報報導說,印度財政部將就這個問題徵求保爾森的建議。不過,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認為,美國方面有著自己的目標,這就是進一步爭取印度對美國企業開放投資,開放金融市場,允許美國參與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印度經濟以9%的速度快速增長,公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華爾街日報說,目前,印度的基礎設施投資占GDP的5%,每年約2800億美元。今後5年,這項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引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印度問題專家阿爾文德.蘇布拉馬尼安的話說,“從保爾森的角度來看,這次訪問是要弄清楚如何才能讓美國商家從印度的基礎建設項目上得到較大的份額。”

*吸取與中國關係的經驗未雨綢繆*

不過,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黃靖認為,這次訪問是否能夠得到幾個大的項目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美國能夠從它跟中國的關係中吸取經驗教訓,未雨綢繆,把美國跟印度這個正在崛起的新的經濟大國的關係發展置於一個長遠的戰略框架。

黃靖對美國之音說:“美國政府沒有預估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之猛、之快,更沒有預估到中國經濟發展對整個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的衝擊會那麼大。這個浪頭像海嘯一樣排山倒海過來以後美國有兩個失誤的地方。第一是沒有一個總體戰略,都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第二是,由於沒有這樣一個戰略,所以美國對中國的政策非常不協調,不連貫,左右搖擺不定。”

黃靖表示,希望美國在制定對印政策的時候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美印經貿關係變化對中國有積極影響*

中國和印度是兩個在同一時代出現的兩個快速發展的大經濟體。一種觀點認為,大國的崛起往往容易引起利益的衝突,而美國的介入將會破壞地區的力量平衡。但是,布魯金斯學會的黃靖認為,就美、中、印三國的關係發展來看,很幸運,這種利益衝突不會在中近期發生。

黃靖對美國之音說,美國跟印度的經貿關係如果發生甚麼變化,對中國的影響應該是積極大於消極。他說: “如果說有甚麼改變的話,我認為應該是積極,尤其是對中國來說應是積極的。美印之間達成某種經濟上比較和諧的交流的局面,避免像美中之間出現的這種大的問題的話,對中國也好,對美國也好,多少都是一種鞭策,促使它們,尤其是中國改變自己的經濟結構,更注重發展內需,克服貿易順差。”

黃靖指出,如果美國能夠幫助和影響印度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避免美印經貿關係出現美中經貿失衡問題的話,這對美國經濟,甚至是對世界經濟的平衡發展都將善莫大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低點反彈 亞股與歐美脫鉤
仰光2007--自由無價!
美重量級參議員 要求施壓中印與緬甸切斷關係
美國會吁中印等國對緬甸政府施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