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子女教育基金 何種考量最合適

調查顯示私校學歷所創造收入与公立學校差別并不大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鳳編譯報導) 教育基金是很多父母理財中重要的一環,畢竟昂貴的學費會使人措手不及,特別是九到十月的開學季,學費負擔往往壓得一些家庭喘不過氣來,有些人甚至不得不向老人家開口。美國FinAid.org的出版商馬克.肯特維茲(Mark Kantrowitz)表示,對於一個目前家有一歲小孩的家庭,到他要讀大學時,他們面對的將是比目前高出四倍的學費。

根據美國大學委員會的統計,目前公立學校學生的平均花費,從飲食、書籍、到交通費,約5萬美元,私立學校的花費則高達12萬美元,未來會更驚人。

面對這麼高的學費,我們有什麼辦法呢?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受好的教育,又不花大錢?一家位於紐約的財務教育機構其總裁嘉莉亞,吉紅(Galia Gichon)女士表示:「很多父母認為他們必須犧牲自己的存款供小孩讀書。」

為了讀中意的學校而犧牲的也不只有父母,有不少學生靠貸款讀大學。根據FinAid.org的調查,公立學校的畢業生平均貸款金額為17,277美元,而私立學校為 28,138美元。

一些較有野心的父母或小孩會認為就長遠來看,把錢花在昂貴的私校是值得的,然而真是如此嗎?頂著長春藤聯盟(Ivy League)畢業的光環,並不意謂著賺的錢就比較多,為了獲得該校的學士學位,所付出的與畢業後的收入有極大的差距。肯特維茲先生 (Kantrowitz)根據人口調查局資料表示,這些人開始工作後一直到退休前所賺取的薪資大約是120萬美元。從長遠看,私校的學歷所創造的收入與公立學校的差別並不大。

曼哈頓一家私立高中的註冊組長莉蓮.茵百麗(Lillian Imbelli)表示:「很多家庭還是覺得貴的學校投資報酬率較高。」不過她卻持不同看法,她認為最好的大學應該是符合孩子的需求卻又不見得很貴的學校。

她的女兒就讀波士頓學院(一家私人教育機構);她的大兒子是曼哈頓一家頂級餐廳的自學廚師;而最小的兒子,還不確定自己要什麼,所以他們決定有紮實教育的州立學校應該是最好的選擇,「能花每年2萬就好,為什麼要花5萬?」她說:「我自己就是州立大學出身的,而且我對我兒子所接受的教育很滿意。」

有些父母會採用折衷的辦法,先讓自己的孩子在社區大學上一些先修課程,然後再轉到公立學校去,先上一二年的社區大學,花費約在每年2,100美元,而且可以住在家裡幫家人省下一大筆錢,有些州甚至有明確的政策,只要社區大學的學生達到一定的標準,就能保證進入四年制的州大學。

上述的方法也不失為平衡良好的教育與教育經費的好方法,另外有一些存錢方法頗值得參考,尤其是那些為了子女教育基金而傷透腦筋的父母,在他們變著法子存錢時,可以了解一下這個方案:目前有一個由州政府贊助的529投資帳戶存錢方案,稱作Upromise.com計劃,該計劃是當父母在餐廳、超市或其他零售商店消費,透過所持有的各種借貸卡(debit cards)、信用卡或零售卡(retail cards)付款時,會有一小部份的錢存入該帳戶中,作為子女日後的教育基金,其目標是讓很多家庭解開財務規劃的死結,並實現受高等教育的夢想。這個方法可以讓很多對子女教育經費不了解或敏感度不夠的父母提早作準備,不至於面臨問題時方寸大亂。

不過各種變通辦法也好,最重要的還是別忘了未雨綢繆,不然只好打電話向老人家求救了。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天下雜誌辦大學志工服務競賽暨頒獎
桃園快樂英語村開村 虛擬環境自由學習
永齡希望小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分校
國際學生到美讀研究所的最愛 工程居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