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俊雄感念民主鬥士傅正 籲珍惜民主成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四日電)行政院長張俊雄今天出席一場新書發表會表示,台灣民主運動前輩傅正備嘗牢獄艱辛後,仍不畏懼的投入民主運動,且堅持組黨對抗國民黨政權,台灣才能全面民主;歷史印證傅正的見解,大家除感念他付出的心血,也應珍惜民主成果。

1927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的傅正,1950年來台,原本是中國國民黨員,因不滿國民黨政府反民主行徑,他脫離國民黨,主編「自由中國」,1960年「雷震案」爆發時遭逮捕,但他仍致力追求民主,後來成為民進黨創黨十人小組成員。

出版社上午在國賓飯店發表「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新書,張俊雄、考試院長姚嘉文等人出席。

張俊雄致詞表示,他很推崇兩位外省籍民主運動前輩費希平及傅正,感謝出版社及學者花費許多心血,詳細整理傅正生平、思想及理念,讓這本著作得以問世。

張俊雄並尊稱傅正為「傅老師」,他說,傅正曾是故總統蔣經國的部屬,專門在政工幹校中訓練政工,可說是「政工中的政工」;在如此背景下,傅正仍選擇投入民主政治,並曾有兩次參與組黨經驗。

他說,傅正歷經「雷震案」入獄,六年後出獄,仍毅然投入黨外的組黨運動,當年有組黨十人小組,每週在姚嘉文的律師事務所會商;傅正將此事在日記中記載的很詳細,並一再提出警告,「組黨後危機才正要開始」。

張俊雄表示,當年國民黨威權統治,傅正絕對可以在政治上享有優渥待遇,他卻為了民主政治,選擇坎坷的民主道路;傅正也堅持黨外不應單打獨鬥,應組黨對抗國民黨、與國民黨競爭,這樣台灣才能全面民主;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果然如傅正所料,但傅正的付出太大、太昂貴。

張俊雄強調,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要以法治作基礎,不可為了選舉、政黨利益,將法治摧毀,緬懷傅正的同時,希望大家珍惜民主成果,遵循法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