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菁英論壇願景 讓人人都幸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巧蓉台北報導)下一個10年,面對變動的世界趨勢,台灣的定位在哪裡?2007年,由經濟部主導,工研院、資策會與天下雜誌共同策劃的【2015Young Power領航台灣菁英論壇】2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一群平均年齡25歲從全國校園選出的年輕人,與台灣頂尖企業的領導人進行對談,他們認為,2015的願景是讓社會每一個人都感到幸福。

4願景待傳承 人才特質多元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表示,未來10年,台灣產業在全球的版圖中有4個願景,全球資源整合者、產業技術領導者、軟性經濟創意者和生活型態先驅者。而未來是在年輕人身上,對年輕人的傳承和期許,把對的方向告訴他們,就更能成功。

有生醫背景並跨智慧財產管理的林群倫等9位學校精英,於今年9月開始走訪哈佛、史丹福、柏克萊、MIT 等國際名校後,面對台灣產業提出,2015台灣要由物質掛帥渡向精神文明、由國家至上渡向尊重全球與地方,接力台灣未來需要的人就必須是擁有開放的思考與自信、熱情與人文關懷、主動學習的能力、鼓勵夢想與創意、尊重多元發展、合作與交流等6大特質。

重視行銷 提供創意舞台

2015我們要怎麼做?林群倫等9位學校精英指出,建立自信,從認識台灣開始,他們認為台灣是很有特色的,只是缺乏行銷。此外,行行出狀元,多元產業發展的台灣,除了有名的半導體,讓傳統產業注入新血,重新出發,還有政府可以提供學生嶄新的學術創意舞台。

究竟台灣和國外差在哪裡?學子們強調,我們輸給國外的是「風氣」,不是設備。我們要改變「風氣」,台灣缺乏的是開放的心態,我們不喜歡討論。

接力未來,勇敢的踏出那一步是對自己的期許,關懷別人,期許族群的融合,2015年的願景是追求幸福,讓自己身邊的人都能幸福。

對於這次兩代高峰對談,學者專家一致表示,為2015菁英們提出的台灣願景作評鑑及討論,他們的回應都不是唯一的答案。年輕人可以自己去思考,帶領台灣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胸懷大志 關懷人文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認為,如果要讓談到的主題更永續,應該強化更民主的社會。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則說,年輕人要有自信,但也要有膽識,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此外,開放的心要加上包容和遠見,做大事有大胸懷,聽得進也會去思考別人講的話。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很高興大家有熱情,能發現問題,然而幸福不一定是來自財富,而是有問題、困擾時能被解決。他認為發現問題的同時,也要找到方法,把問題解決。

「年輕人有夢,有理想,感覺自己的未來是無止境的。」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建議,青年學子要勇敢去嘗試,選定自己的方向,不回頭,好好的去追求。

聽完這次論壇的元基生化總經理莊義宏表示,企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看到台灣有這麼一群充滿自信、熱情的優秀青年學子,台灣的前途是光明的,有希望的。他很歡迎這批精英能加入公司,他們的活力會讓公司不斷的創新、前進。他認為,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但是需要有智慧的長者來引導才能落實。

就讀政大的麥同學和北藝大的葉同學都覺得,參加這個論壇是想來聽聽其他人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人文關懷」是論壇中讓他們最感動的部分,如果自己是2015年的接班人,他們的施政目標同樣會放在「如何讓自己身邊的人更幸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