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郊區騷亂源歸何處

巴黎郊區騷亂的背景和社會效應分析

標籤:

【大紀元12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理芯巴黎報導)11月25日下午,在巴黎北郊維列勒拜勒市(Villiers-le-Bel)因兩少年駕駛的摩托與警車相撞而身亡引起的騷亂餘波,到目前為止,看似平和,但是維市潛存的社會動盪依然存在。

騷亂期間傷亡人數的最新統計:受傷的警員達到120多名,其中包括一名在11月25日事發當晚趕到現場被數位青年重挫的警長,另一名警員,因指證在騷亂期間一起暴力的兩名作亂者身份,於11月29日在其家附近遭到一幫青年的暴力報復,維市居民目前沒有傷亡報導。

在過去的一週中,政府、市府、警署、媒體和市民對車禍本身和因此而引發數天的騷亂都有不同的陳述和作為:11月25日當晚,維列勒拜勒市市長趕到事發現場,隨後,法國內政部長米歇爾‧阿里奧-馬麗(Michele Alliot-Marie)、法總理弗朗索瓦‧菲永(François.Fillon)也先後達到維市,法總統薩爾科奇在結束對中國的訪問第二天,於11月28日早晨來到維市,看望受傷的警員,在總統府接見和慰問兩位受難家屬,承諾定將事情真相大白於天下,而在此期間故意作亂者將受到司法審判;維市市長於11月26日呼籲大家保持平靜,兩位少年的死因定會澄清於世。維市的當地媒體和法國幾大媒體,也在事件發生後現場跟蹤事態發展,期間,出現了記者和記者的採訪車遭到騷亂者襲擊的事件,11月26日晚,巴黎人(parisien)瓦勒德瓦茲省報社首次通知駐地記者撤離事發現場。有的市民表示:警察在事故發生後隨即對兩少年進行搶救,也有居民表示恰恰相反,說法不一。

通過政府、市府的反應,也看出在法記者在新聞報導方面的自由性:尤其是11月28日,數位巴黎市郊的市長舉行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市長們懇請能得到記者的幫助:請他們在報導的過程中,更多的報導事件發展的真實動向,不要主觀指責哪一方,更不要火上澆油。

到底是警車撞到兩少年,而且沒有及時對他們進行搶救,還是兩少年違章,超速,沒戴安全帽導致了兩少年死亡,這一直是這次騷亂需要澄清的關鍵。通過連日來維市青年的暴力行徑,社會各方對這場車禍背後的社會背景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思考。為何一起普通的車禍能在維市引起如此轟動呢?讓我們來看看維市的社會背景:

維列勒拜勒市是一個擁有二萬六千多名居民的中小城市,商業不發達,在市中心只有數家個體商家,幾家麵包房和肉店。在維市,16歲至25歲青年的失業率高達30% 。據維市所在警署2005年資料表明,維市的犯罪率高達千分之一百零七點三七,位居瓦勒德瓦茲省(Val d』Oise)前三名,遠高於全法平均犯罪率(千分之八十三)。

瓦勒德瓦茲省委員會部長瑪麗.米歇爾.皮薩尼(Marie-Michelle Pisani)女士表示:高居不下的失業率,維市市民所面臨的則是很難設想的一種普遍失望情緒。「這種失望讓(這裡的)人們感到未來已經沒有出路」。

法國警察工會和工人力量協會對此次騷亂表示:自2005年以來,巴黎郊區的狀況(不穩定的狀況)根本沒有改變,在敏感市區的社會問題一直是同樣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單一靠警察可以解決的。

兩位受難少年家屬的代言人阿里.蘇馬黑(Ali Soumare)就受難少年死因表示:我們需要瞭解事實真相,即使這不是我們所願意聽到的,這樣,我們就更容易度過痛苦的難關。同時他對這期間所發生的暴力行為表示譴責:最好的做法就是等待,相信司法的公正,這一切將由司法部長達提為我們揭示。

上週六在法國電視三台的晚間DUEL 節目中,專題談論有關維市的騷亂,在場的嘉賓,社會學專家,其卡雅(Tchicaya)先生表示:加強警方和市民的真誠對話,把彼此的心結打開將是解決郊區暴力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那亞大遊行盼調查八國峰會騷亂
回頭:做一個理智的多數人
執法不公 西藏600人包圍公安局
巴黎市郊警察加強裝備防止暴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