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28前夕 朱立熙新書從南韓518看台灣228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七日電)在二二八紀念日前夕,作家朱立熙推出新書「國家暴力與過去清算─從南韓518看台灣228」新書,詩人李敏勇認為,朱立熙出版的這本書深具意義,希望藉由韓國的經驗,讓台灣人知道,韓國的光州事件在發生十五年後,便能全面平反並獲得政府的賠償,韓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李敏勇說,台灣和韓國同樣是經歷日本殖民時期,但二次大戰後,韓國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而台灣的國家意識卻被從中國大陸轉移過來的蔣氏政權客體化,無法成為一個完整而正常的國家,這是台灣人民要去面對的問題,唯有回到台灣的主體性去討論,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國家暴力與過去清算」新書座談會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邀請包括韓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委員金泳燡、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陳儀深、詩人及評論家李敏勇、作者朱立熙等對談。

朱立熙指出,對於南韓光州五一八事件和台灣二二八事件做一簡單的比較,雖然時空背景及國情不同,或許無法比較,但這兩起事件的特性其實是相同的,同樣都是新的統治政權為了鞏固自身的利益,利用國家公權力,屠殺人民。

全程目擊光州事件屠殺實況的金泳燡後半生都投入光州事件的真相追查。韓國終在全國民意強大壓力下,政府不得不向民意低頭,透過立法與設立官方委員會的機制來調查事件的真相,並制度化保障人權、防杜國家暴力悲劇的重演。

而反觀台灣,金泳燡指出,在國民黨蔣氏政權獨裁統治下,人民噤不作聲,才使得真相未明。

朱立熙說,希望能透過光州事件,讓台灣民眾了解南韓政治民主化背後的歷史、文化,以關心自己國家的參與立場,把台灣歷史與南韓歷史勾串起來,特別是把台灣民主化和南韓民主化相對照,給台灣人當做一面鏡子,進而去思考「清算過去」、「導正歷史」以及「轉型正義」的問題。

他特別強調,「清算」這個字眼,在漢字文化圈的韓國與日本,並不是負面的字眼,反而是正面積極的詞彙,就如同「導正」、「糾正」、「釐清」、「清理」等詞,都是意味著從「壞的」改變成為「好的」,而不是中國大陸在文革時用來報復、殺人、害人的消極意義。

所以他說明,清算過去就是要導正錯誤的歷史,跳脫出傳統的制式思考或是國民黨威權時代教育下的觀點,迎向新時代。

陳儀深認為,我們應該學習韓國,以特別立法的方式落實真相調查,並對責任歸屬做出明確的判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