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安會籌備會擬定最終報告書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八日專電)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籌備會「有關國家安保的官邸機能強化會議」昨天擬定最終報告書,目標在明年四月能成立國安會。日相安倍晉三表示,有關日本的集體自衛權問題,必要時,將在新成立的國安會上檢討。

日本國安會的籌備會「強化有關國家安保的官邸機能會」昨天在召集人石原信雄的主持下,彙整出最終報告書,並呈報日相安倍。日本政府希望明年四月能成立「國安會」,因此將向本期國會提出有關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的修正案。

日相安倍昨晚對記者表示,有關日本政府憲法上無法行使的集體自衛權的變更釋憲問題,必要時,也將在國安會上研究。

報告書指出,日本目前缺乏綜合性、戰略性研擬政策的體制,有鑑於北韓的核武問題或反恐對策,日本需要一套能迅速且準確因應的外交、安保政策。

籌備會的最終報告書內容包括國安會的成員為首相、官房長官、外相、防衛大臣(國防部長)。國安會的角色在於審議包括外交、安保等重要事項的基本方針、跨省廳(跨部會)的重要政策、因應重大事態的基本方針等。

報告書也載明應常設一名負責國家安全保障問題的首相輔佐官,事務局的成員約十至二十人,將善用自衛官或民間專家。此外,報告書也建議為了保守秘密,應立法嚴懲洩密者。原則上,國安會的召開以每個月兩次以上為主,但視首相的判斷而定,也可能隨時開會。

產經新聞今天的社論指出,日本至今沒有一個策定國家戰略的機制,令人不可思議。一九八六年設置的安全保障會議,所司職權的審議事項僅限於防衛計畫大綱、因應遭武力攻擊事態等,雖有多數閣僚參加,但大多只針對決定事項做附和而已。

報導說,問題在於各部會官僚機構的本位主義太強,因此期待這次日本版國安會的成立,能發揮國家安保司令塔的功能。

日本經濟新聞社論指出,日本國安會若啟動,或可擬定一套符合日本經濟實力的外交、安保政策,但其「生殺大權」都集於首相一人手裡,此組織也很可能像美國當初設立國安會一樣,誘發內部的權力鬥爭。

相關新聞
美醫療保險新規定開始實施
德國和歐盟也該立法譴責勞改
澳研究發現「無可救藥」癌患者有奇蹟
國科會主辦本年度暑期候鳥計劃即日起受理線上報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