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反美情緒根源 美國文化錯誤輸出

人氣 7

【大紀元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綜合編譯) 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反美情緒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情況,就連美國盟友歐洲國家對美國文化也有刻版印象﹕先開槍、後問問題的牛仔。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近日評論文章認為,好萊塢電影造成海外國家對美國有扭曲了的憎恨觀感。

美國流行文化不是真正的美國

文章作者Dinesh D’Souza說,許多的回教徒對美國的看法就是,「可怕」的「藍色美國」,什麼意思呢? 就是泛指:同性戀結婚、家庭破碎、唯物主義論、有著粗俗的文化,他們認為許多美國人是排斥道德主義的。

這些對美國的片面觀點是很危險的,但是在全球許多有傳統文化的國家卻都對美國有相同觀點。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偏見就是﹕美國人只追求感官需要,因此美國價值觀將對他們的傳統生活造成威脅。這樣的態度就是造成反美情緒的開端,也部份因此引發了後來的九一一事件。任何想要穩住美國安全的努力必須先把美國的文化教化好。

歐洲人和回教徒兩者都有強烈的反美情緒,當然,他們的反美情緒只集中在美國的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美國人自己知道,美國的流行文化和他們真正的生活方式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大部分的外國人卻不是這樣想的。因為外國人在美國電影裡面,或是在電視上面所看到的往往都是他們所了解的美國的一部分而已,這些外國人也就從這些電影片段推衍到整個美國人都是像電影演的一樣。

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全球的批評聲浪不斷,大家抱怨美國正以它和多國的合作以及貿易行為,來讓整個世界都向下沉倫。但是另一方面來看,根據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指出,非西方人通常都會很高興的接受和購買美國所出產的產品。

事實上,亞洲、非洲和中東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美國公司,引進更多的美國科技,和擁有更多的自由貿易市場。但是,他們的目標並不是對麥當勞或是微軟這樣的公司,而是針對美國的文化價值。

為何回教會把他們的憤怒集中在美國的主要原因是—他是美國的文化—而不是瑞典文化或是法國文化,這樣的憤怒感在伊斯蘭國家裡每個角落和細縫中都可以發現到。

文化衝擊

來自非洲、南美、中東和亞洲的傳統文化正形成一股勢力對美國文化造成衝擊。傳統文化缺少的是繁榮和科技,但是,他們並不缺乏美國文化的價值。

所以,美國應該怎樣做好呢? 首先,它必須認同這是全球一起捲入的文化戰爭。事實上。文化戰爭和恐怖攻擊是密不可分的。美國文化的復甦將對美國孩童的道德將有提升的效果,而且也將會協助提升美國的海外形象。當然,在實踐上,這樣的文化復甦很不容易辦到。至少從時間上來講,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

證明美國是「好」的那一面

我們美國人可以做到最好的就是去向世界上傳統的人們證明,他們沒有看到「美國人的另一面」,而只是看到不好的那一面。再者,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停止已經被貶抑的美國價值在海外繼續沉淪。

作為公民來講,我們應該盡全力告訴其他人,向全世界證明,我們有正在努力的扭轉我們社會和全世界的文化敗壞的趨勢。我們可以宣揚美國有猶太教與基督教共有的傳統文化價值,如此可以減少在回教之間的反美情緒潮流。

文化帝國主義﹖

美國國務院“美國信息”刊登德國法蘭克福的Johann Wolfgang歌德大學歷史教授Jessica C.E. Gienow-Hecht的文章說到,1981年的一部電影《上帝也瘋狂》中有一場景,一位飛機機長當穿越沙哈拉沙漠(非洲西南部)時掉了一罐可樂瓶到非洲的中部部落。但是,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電影中卻惡化了他們的傳統和社會價值。最後,非洲原住民派出一位部落居民把這罐可樂瓶撿起來,並且帶到一個他們認為是世界邊緣的地方丟棄。

這部電影提供了外國對美國觀念的一個視角: 美國人是藉由到處散播流行的文化,以此來征服並且腐化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帝國主義者」嗎?

資料來源﹕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美國國務院美國信息(http://usinfo.state.gov/)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韓流與東方文化認同
布希推崇詹姆士布朗使美國文化為之豐富
美國在台協會一月一日放假
萊斯:美國不會坐視伊朗介入伊拉克情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