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0年代人離婚率偏高引關注

人氣 34
標籤:

【大紀元4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光華2007年4月11日北京報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發展快速增長的勢頭下,離婚率也隨之增加,80年代後出生的一代人離婚率尤其突顯,使得中國傳統社會的婚姻價值觀受到了衝擊。

“天長地久,白頭偕老”一向是中國傳統婚姻和家庭組合的固有價值觀,但是近年來中國離婚率逐步上升。中國民政部公佈的資料顯示,在2005年有178.5萬對辦理離婚手續,高於上年的數字,而從2002年以來,離婚率一直在攀昇。

中國媒體報導,不論是首都北京或是上海、重慶、廣州、哈爾濱、煙台和其它一些城市離婚率都在增加。中國青年報指出,北京去年有2萬4千952對夫妻辦理離婚,有五分之一婚姻維持不到3年,三分之一婚姻在5年內離婚,不到1年的有970對,不到1個月的有52對。

離婚者中1980年以後出生的人占相當大的比例,其中90%的夫妻是獨生子女的一代。

中國媒體報導說,80後離婚案大部份的共同點是:對現實幻想、婚前浪漫、婚後煩惱、美好婚姻幻想破滅、最後走進死胡同。

剛結婚不久、80年代出生的田女士表示,他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對婚姻的觀念可能不是很強,認識沒多久,趁雙方還有激情,容易很快就結婚,而結婚後由於缺乏瞭解,共同生活不和諧,就容易導致離婚。她還指出,現在人的生活壓力特別大,也可能造成離婚。

田女士說:“如果雙方不能夠互相體諒或不能互相溝通的話,這種生活壓力也會導致夫妻雙方的感情發生一些矛盾,進而破裂。還有現在這種社會上誘惑特別多,而且這種人際圈越來越大了,在工作當中可以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這也是平時生活中的一個誘惑吧。”

中國青年報報導,民政部人士指出,80年後出生的獨生子女成為離婚高發人群,婚姻破裂與他們缺乏忍讓寬容有直接關係。不過有的專家認為,80後身上有許多品質和對婚姻的態度造成高離婚率,主要還是他們還年輕。重慶市長王鴻舉在接受重慶晨報訪問中指出,重慶一半以上的離婚是因為出於衝動。

*盧明生:離婚原因大致相同*

中國婚姻家庭網顧問律師盧明生指出,離婚的原因可能大致都相同,無非是經濟、教育、性生活、家庭瑣事等等,這樣一些原因會造成夫妻感情的矛盾,最後導致破裂。

盧明生說:“婚姻是一部機器,離不開日常的調試與維護。那我們對於婚姻要滿懷憧憬的同時,也應該對變化要有所準備。這樣的話,參加婚前或者婚後夫妻關係的培訓,掌握親密關係的技巧就非常有必要。”

盧明生還指出,即使婚姻失敗了,可以再愛,可以再有婚姻,調整心態,把自己的生活規律,重新調整,特別是對於孩子,包括家人,要積極地做好安撫。

*婚姻內涵發生變化*

春城晚報一篇《假如不能天長地久》的文章指出,現代社會婚姻的內涵正在發生變化,傳統上的傳宗接代、相依為命的功能逐漸被置於相對次要的地位,年輕一代更加註重婚姻的“幸福指數”,如何生活得更快樂、更有品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婚戀觀更符合人性。文章還認為,快速的“閃婚”與“閃離”和80後獨生子女二者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星島環球網報導,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徐安琪指出,以往發生離婚,當事人總會顧忌別人的眼光和家庭的榮辱,如今人們的觀念改了,開始追求快樂、關注愛情和生活質量,這些想法是健康的。報導指出,上海的離婚諮詢相當發達,上海離婚信息網的註冊人數超過100萬人。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在接受中國法制晚報的採訪中表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高質量的婚姻生活,誰都不願委屈自己,好聚好散已經成為大部份人的婚姻理念。他指出,雙方如果不互諒互讓,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很容易給婚姻帶來危機。他建議,珍惜感情、相互尊重、找出解決對策,否則錯過整合鞏固的機會,婚姻就真的大江東去,一去不復返了。

報導指出,2006年造成離婚原因是:家庭生活瑣事、草率結婚、性格不合、經濟矛盾、家庭暴力、性生活不和諧、不良嗜好等。

相關新聞
過完年鬧離婚  重慶離婚率驟升兩成
「80後」離婚率走高 5年內3成離婚
中國去年對歐洲投資創2010年以來新低
【翻牆必看】大陸莫名速死的人絡繹不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