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數國盼率先開採伊拉克石油

標籤:

【大紀元4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伊拉克內閣已在二月通過美國支持的石油法草案,包括中國在內幾個急需能源的亞洲國家都希望率先簽約開採伊拉克石油。然而,伊拉克內閣尚未將石油法草案送請國會審議,還有遜尼派國會議員希望延緩通過這項立法。

伊拉克內閣二月二十七日通過的石油法草案,旨在讓各族裔公平分享石油收益。總理馬里奇將按照十八個省人口分配石油收益的這項法案,稱為是「送給所有伊拉克人民的禮物」。

由於大部分油田都在什葉派主宰的南部,而未來最有希望開採石油的地點則位於庫德族聚居的北部,石油收益分配一直是各族裔爭論的一個重點。

分析家表示,美國希望伊拉克制訂石油法會讓許多人認為已瀕於內戰邊緣的這個國家加強它迫切需要的團結,因此布什總統讚揚通過石油法草案是伊拉克政治進步的一個跡象。

由於庫德族領袖不再堅持庫德族在石油探勘與開採方面自治的立場,伊拉克內閣才通過石油法草案。馬里奇說:「此一法案是以國家利益為依據,它會鼓舞所有伊拉克人民團結。」

儘管伊拉克坐擁大約一千一百五十億桶可開採的石油蘊藏,在戰後四年期間,外國投資人由於暴力和政治不安而裹足不前。

伊拉克石油部督察長阿拉克去年四月指出,在叛亂分子加強攻擊基本設施之際,貪瀆幾乎已讓石油業癱瘓,政府必須加強保護石油基本設施,並逮捕貪官污吏。

他估計,過去一年約有價值四十二億美元的油品走私到鄰國,還有人直接由輸油管竊取原油。他說:「石油部門貪污和油品走私是我們損失幾十億美元的最主要原因,這兩個問題也是伊拉克經濟的最大威脅。」

阿拉克表示,除了石油設施不斷遭到攻擊,另一個問題是汰換老舊的輸油管和其他石油裝備耗時太久。「我們只完成二零零五年目標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這真是個大問題。當在南部增加生產時,我們無法完全輸送出去,因為輸油管承受不了壓力。」

美國官員在發動伊戰後不久曾自信地預測,只要稍加努力,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可在十八個月內達到戰前最高紀錄的每天三百五十萬桶,並在幾年後增為五、六百萬桶。但是目前伊拉克的石油產量一天只有兩百萬桶。

倫敦全球能源研究中心分析家塔金指出,美國領導入侵並未造成太大損害,但是伊拉克石油業由於前總統海珊忙於戰爭以及國際制裁而長年受到疏忽和投資不足,戰後又遭到劫掠的重創。

塔金說,問題是在安全關切凌駕一切以及伊拉克開始陷入幾近內戰的混亂之前,美國投入重建的鉅額經費和努力尚未顯著改善伊拉克的石油設施。

儘管很少人對伊拉克石油業的近期前景感到樂觀,但是沒有人懷疑它的長期潛力:伊拉克坐擁已知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蘊藏,它的石油也很容易開採。

塔金表示,這正是新石油法廣受矚目的原因,它的目的就是訂定吸引外來投資與技術開發伊拉克豐富能源蘊藏的條件。

中國、印度、越南和南韓等亟需能源的亞洲國家現在正磨拳擦掌,希望率先利用此一新法律,而急需外國投資的伊拉克也積極爭取亞洲國家的支持。

本月稍早馬里奇總理曾訪問南韓與日本,並邀請兩國廠商投資參與包括石油部門的伊拉克重建工作。伊拉克與南韓石油部長已簽署合作開發伊拉克油田的諒解備忘錄。

日本則保證提供一千零二十八億日圓(約合八千六百二十萬美元)貸款,修護伊拉克的輸油管、建造石油外銷設備和供電基本設施。

若干分析家認為,伊拉克的第一份外國開採石油合約也許會簽給中國,而非帶頭發動伊戰的美國或英國。位於新加坡的能源情報公司分析家克拉娜.陳說,北京正在與巴格達討論恢復它在聯合國實施制裁時與海珊政權簽署的一項開發油田協議。

他們說,伊拉克緊張的安全情勢,是希望開採伊拉克油田的外國公司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但是中國也許比其他國家占有優勢,因為急於開闢新油源的中國大陸石油公司也許願意前往伊拉克冒更大的風險。

但是伊拉克內閣在代表什葉派、遜尼派與庫德族的政治人物爭論幾個月後通過的石油法草案,尚未送請國會審議。

遜尼派國會議員希提指出:「石油法通過需要時間,以便成為和解過程的另一個保證,而非撕裂和解。美國人若希望伊拉克全國和解,就應當延緩此一立法,不要強迫伊拉克政府過早通過石油法。」

相關新聞
伊朗稱將使來犯敵軍斷手並可能以石油反制
伊拉克石油蘊藏量可能為現有估計兩倍
蔡辰洋有意投資茂林 發想五星級石板屋
選舉前夕傳槍響 奈及利亞總統大選投票延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