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湯玫捷在哈佛的一年級生活

人氣 16
標籤: ,

4月1日,《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史無前例地用超過約20頁的篇幅,以封面故事“新教育”為題報導了這個出色學生:作者ANN HULBERT歷時一年,全程跟蹤採訪了原上海復旦附中女生湯玫捷在哈佛的一年級生活。


一次試驗

下一次與湯玫捷的談話,是去年的七月初。她正從八月份的HSYLC峰會的繁忙籌備中抽身出來,和同樣來自哈佛的HSYLC活動策劃者們(包括一些中國的大學生們)處理一批較晚申請的高中生的資料。為了讓這些申請者不用在高考成堆的復習任務中還要想方設法擠出兩篇申請短文(一篇中文和一篇英文),湯玫捷把申請截止日期推遲了一些。“回答HSYLC的那些異想天開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應該算是一種很好的休息。”說到這裏,她大笑起來,飄逸的頭髮隨之抖動—-她說的可不完全是玩笑話。我眼前的這個大學新生已經正在熱切地籌畫著一個聚集了20萬美元資金的活動(主要由高盛基金會贊助)。減負,這個所謂的“素質教育”的目標,並不存在於這些學生的議程當中,說是他們在自由而得意地揮揚著他們的競爭熱情似乎更加合適一些。

從湯玫捷的小學階段,也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率先開始推行素質教育的時候,她已經是少數無畏地設法穿越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和新興的機遇之間隔閡的學生。她的成長反映出了社會深處對於教育的熱情,而這種熱情一方面促使了改革,另一方面也給改革提出了挑戰。

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y Magazine)四月號邀請美國著名教育專家Ann Hulbert撰寫了題為“新教育”的特別報導。圖為本期雜誌封面。

湯玫捷最早提到關於她父親(一個有著較傳統背景的中學語文老師)和母親(一個來自音樂家庭的歌劇演員)的時候,她形容“他們是非常典型的中國父母”。也就是說,“他們十分注重對我的教育和培養”。

在中國,孩子的教育被看作是可以讓一個家庭犧牲一切時間和金錢的長遠事業。在上海一起吃晚飯的時候,侃侃而談的爸爸坦言“在湯玫捷很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看管、引導著她,她也總是很聽話地配合我們的指導。”成就的關鍵是要把努力當作比能力更加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對於孝心的表達中,最能讓父母欣慰的,莫過於孩子刻苦努力地學習。從她一入學開始,那句“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時時激勵著她,來自西方的進步思想在最初喚醒了她的好奇心和興趣。湯玫捷告訴我,她母親也曾經讓她背誦母親當年的小學語文課本;她也像許多其他的孩子一樣被送去學音樂、學美術、學書法。這種廣泛的能力培養既是孔子自我完善思想的印證。中國的家長們這樣做是著重於孩子們對於技能的實踐和掌握,而美國的家長們則忙著幫孩子們報名那些更富有藝術家氣息的額外訓練,意圖增強他們自我表達和想像創新的能力。

從提倡更加獨立自主學習的改革家的視角裏,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驅動力有一種混合的作用。它作為一個重要的核心,建立在素質教育的擁護者們所強調的—-他們無意丟棄亞洲對於紀律、謙虛和家庭責任感的強烈傳統,而是用自我培養取而代之—-的基礎之上。同時,傳統式教育往往會強調循規蹈矩、遵從成人和競爭激烈的學業表現。雖然這一強調相對一個40-50人的班級是合理的,然而它卻會阻礙個體的自主性的釋放,並且增加學生的學業壓力。

在義務教育階段,湯玫捷接受的是一套較為傳統的教育—-學生按排入座,被威嚴的老師苛刻地管教,力求在任何方面做到最優秀。這種教育方式在80年代的心理學家Harold W. Stevenson和James W. Stigler在其1992年發表的書《學習差距:為什麽我們的學校很失敗及我們應從日本及中國的教育中學到什麽》中被反復提到及讚揚。但是同時湯枚捷也接受了新式的通識教育。當發現她熱愛閱讀,她的父親開始不斷的擴充她擁有的書籍—-她仍記得在某個夏天,她得到了一套115部西方名著—-湯爸爸認為如果孩子能從每本書中學到一點東西,那這些東西累積起來,將是一筆值得擁有的財富。。在在學校和上海電視臺的安排之下,九歲的湯玫捷和其他幾個優秀的三年級學生一起參與制作了每週一檔的兒童新聞板塊。這個工作意味著她可以不上課而把時間花在製作這個節目上。最終這變成了她一人擔綱製作的節目,一做就是三年。原因倒是簡單:她的“小同事”的家長擔心孩子的學業與考試,硬是讓他們離開了。

湯玫捷在90年代末升入中學,這時正是接收最好的學生和擁有最多資金的“重點中學”被取締的時候。它們被取締是為了更大的公平性(雖然它們一如既往的存在至今)。在上海建立一個搖號系統把學生分入各個學校。當玫捷被分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學校時,她的父母憂心忡忡,而之後當她在電腦考試中不及格時(她忘了按“保存”鍵),父母更加不安了。不過很快他們就恢復了,湯媽媽解釋說:“讓她自己成長,因為我們知道她有多優秀。”

“你可以去過你自己的生活,”她告訴我,回憶起在非頂尖中學並不十分緊張的學校氣氛,“你有思考的自由。”在眾多事情中,她選擇了網頁設計,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證明她不是電腦白癡,但主要是由於她是一個極其見多識廣的女孩。13歲的玫捷作為記者,被網際網路的繁榮而震驚。“中國青少年網路太安靜落後了。”在她創辦好國內最早的青少年網站之後,她又被邀請作為總策劃進入了東方少年一個政府授權,為青少年提供大量資訊和服務的網站工作。

至此為止,這些伴隨著她走進新世紀的經歷,正如一部電影一般,告訴人們越是減少優劣觀念、越是充滿彈性的教育體制,才能讓外向開朗、出類拔萃的學生自由地發展自我。她的經歷同樣在啟發著那些固執地堅持約束學生的學校和家長們。2001年,課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啟動,而私立學校本著“以學生自身為學習的中心,以培養創造力為焦點”的座右銘,往往成為這類改革的先鋒。在西外外國語學校,我坐在一個只有29個學生組成的一年級班級的教室裏—-西式的設計、漂亮的黑板、課桌自由地隨意擺放。一位年輕活潑的老師讓孩子們同聲齊唱那些愉悅而古老的歌謠,並尋找夥伴來練習漢字。整個教室裏洋溢著一種躍躍欲試的協作氣息,這也是西外的老師們所驕傲的。文章來源:【看中國報導】

相關新聞
滿屋垃圾 百公斤女老師暴斃家中
罵婦愛錢不會去賺 觸法
日珠寶竊案 賊1中1台
男網銀存款 遭盜轉140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