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舞臺百年傳奇 台灣最古老也最年輕表演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五日電)在寸土寸金,繁華熙壤的信義計畫區,台北市第一座民營的中型多功能表演藝術廳─「新舞臺」,座落在華納威秀、新光三越、台北101等大型購物商場附近,商業氣息中透出文化藝術光芒。

不同於商業大樓的閃爍霓虹,「新舞臺」在滿城黃金中閃耀著執著藝術的光輝與亮麗。這幢座落在台北市最繁忙的都會中心的建築,她的前身有著最古典的淵源與歷史。

日治時期,1909年日本人在台北大稻埕,就是現在太原路舊址興建一座劇院─「淡水戲館」,也稱「淡水會館」,是當時台灣民眾看戲最熱門的據點。

在1916年,鹿港士紳辜顯榮自日本人手中買下「淡水戲館」,並將其整修改建,易名為「臺灣新舞臺」;這棟外形採中國式翹尾的三層樓建築物,從此風光數十載,成為全台灣最重要的表演場所。

當時「臺灣新舞臺」邀請的表演團體多半來自上海的京劇團,最熱門的戲碼首推「貍貓換太子」,叫好又叫座。但是這個富含高度藝文氣息的場所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軍炸得面目全非,文化史跡毀於一旦,徒留後人無限的感慨與追思。

為了紀念這段不平凡的往事,中國信託前榮譽董事長辜振甫與董事長辜濂松決定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出資,再度興建一座高水準的演藝廳,並成立「財團法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來負責表演廳的營運工作。

「新舞臺」在1997年四月正式開幕,造價近十二億,佔地五百五十坪,可容納近千名觀眾,這是現階段台北市最新的表演舞臺;並且陸續推出音樂、戲劇、舞蹈、傳統戲曲等各項表演藝術節目與活動。十年來,共舉辦二千四百場演出,大約有一百四十萬人次走進「新舞臺」,欣賞各種節目。對一個民間的中型表演廳來說,達到了文化分享與文化回饋的成果。

旅美小提琴大師胡乃元說,「新舞臺」是他走遍世界最喜歡的表演舞臺;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看到新舞臺館長辜懷群的投入與努力,認為辜老不只蓋了「新舞臺」,還把自己女兒給捐出去了;歌仔戲名旦廖瓊枝也感謝「新舞臺」給歌仔戲機會,她說,沒有在電視演出之後,「新舞臺」給了歌仔戲一個大舞臺!


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專程回國為「新舞臺」十週年慶生,十五日演奏生日快樂一曲,祝福「新舞臺」十年有成。//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