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荷銀:台灣同質性銀行太多 差異化是成功關鍵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十二日電)台灣金融服務業面臨高度競爭議題,荷蘭銀行總經理經天瑞表示,台灣同質性銀行太多,利率、產品都一樣,缺乏競爭力,銀行的未來不在於大或小,而是製造差異化。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主辦的「金融服務業競爭議題研討會」今天豋場,第一場次主題為「金融服務業之市場界定及市場力衡量指標」,與會貴賓包括政府官員、金融業者、專業學者等。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沈中華首先表示,台灣銀行業並非完全競爭也非完全壟斷,對價格並沒有百分之百控制力,市占率高也不等於獲利能力佳。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楊雅惠表示,台灣的銀行和全世界的銀行業相比,其實是規模相對不大,高度競爭環境下,每一家銀行若能推出自我特色的商品,比較有競爭利基。

銀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德南感歎,現今的金融業其實為弱勢行業,其中,金控和非金控業的競爭比較相對不公平,台灣14家金控的總資產有顯著成長,建議主管機關放寬非金控公司的業務範圍,以及降低金控對創投的控制力。

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石燦明也有同感,他說, 2005-2006年產物保險業的 ROE(股東權益率)為7.58% ,不如其他的金融服務業,從數字上可看出產物保險為困難經營的行業,屬於惡性競爭及高度監理的行業。

經天瑞表示,在台灣的金融業要壟斷幾乎完全不可能,並非銀行過多,而是同質性銀行太多,利率、產品都一樣,缺乏競爭力,達到綜效才是應該追求的目標。例如,客戶透過網路進行業務,不需臨櫃是荷銀想達到的,銀行的未來不在於大或小,而是製造差異化,爭得更高的利基。

新光金控財務長容覺生表示,台灣的金融服務市場過度分散,一般認為,台北的銀行分行應該只有500家,但實際上台北的分行超過800家。銀行業要成長要達成經濟規模,應該以客戶的角度出發,做出客戶實際上想要的商品。

他認為,主管機關在行為面應做出有效的規範,可避免市場不公平現象,尤其是出問題的銀行退場機制,是須要好好思考的課題。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王文宇表示,台灣有保守的一面,消費者保護意識強烈,因此短時間內金融服務產品差異化不容易做出來,其實金融市場的價格是穩定的,主管機關希望提高競爭機制,但大幅競爭恐怕會影響金融安定,退場機制要先有配套措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