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特產晉級之路 關鍵承先啟後 重品質創新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十三日電)近期數家通路不斷擴大台灣特產導入量販及超商通路規模,關鍵在於散落在各地的老店與特產經營者的承先啟後、堅持品質與創新,這些故事都將成為台灣在地的動人故事。

1950年生於彰化的洪美芳,原正職是任教於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的老師;但原本不是宜蘭人的她,自從嫁到宜蘭後,她就被夫婿奶奶親手工製作的金棗禮,及金棗誕生於宜蘭的甜而不膩又婉約傳情的故事所感動。

她說,金棗的起源是宜蘭妻子為了讓在外打拚的先生有可攜帶在身邊吃、又不易壞的零嘴而誕生。藉由親手製做「甜在心裡的滋味」讓先生時時惦念著她;她夫家的奶奶是醫生娘,須親手做精緻禮予親朋好友,總是秉持傳統製法做出限量金棗,作為獨一無二的伴手禮。

奶奶往生後,這滋味就斷了。為延續這些美好的宜蘭人文風俗與美食,食品專科出身的她早在10幾、20年前就與先生說好一起做不添加香料、純果香、吃後讓人無法忘懷的金棗系列特產;起初只送熟人吃,竟有位計乘車司機吃過後,從台北開車到宜蘭鼓勵她,希望她完成承先啟後的金棗故事。

前後開發出10多項產品的洪美芳,已在1986、1987年把產品外銷日本;如今更已設置形象館,讓遊客、台灣人知道宜蘭金棗美味與故事,不僅學校校外教學會前到館裡導覽,遊客也喜愛到館裡了解宜蘭人文;銷售則透過百貨設櫃銷售,盼20年歲月奠定「橘之鄉」的品牌精神。

不過為了做品牌,讓金棗進級發展,她已不做外銷,不願局限於代工定位。

如今她與畢業自食品與企管領域的兒子攜手合作,另開發出多種秘密新口味,將在館內再設「新精品區」;此外,還將設置「遊客專區」與「DIY教學區」,用心牽引來此一遊者一窺特產背後的人文故事,相信他們的心也會甜甜香香。

除了洪美芳的承先啟後,還有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他叫李朝宇。

李朝宇學經濟,但不搞紙上論述,他走訪全台特產區,曾拉著數家投入無農藥殘留農產品到大葉高島屋設專區行銷。他結識老農民、老漁夫、養蜂人家等,他說,「只有跟這片土地有關的產業會根留台灣,他要推動台灣的優質特產。」

怎麼做?才30幾歲的他,其實深諳特產行銷的品管難以嚴控實況,他有感於日本推動「新米力文化」讓日本特產再創多元高峰,期望台灣同步完成產品開發與品管,舉凡其整合推動的特產,務必做到行銷活動與平日行銷產品水平一致。

其次,他還著手推動「米的演生性產品開發」,已與南投純手工冷榨油廠新永豐談妥開發米油、米醋等產品,因米的維他命B群豐富度大過橄欖油;另將開發有機米的保養品,與台灣的生化科技結合;著手透過整合種種根源自台灣的優質農產與技術,讓台灣農業進級。

台灣除了高科技,還有許多長輩流汗默默耕耘的獨一無二資產已傳承到第二或三代,參照先進國家,振興經濟其實是多元並進的;務農者默默栽植優質農作的傲人成績,就看新一代的台灣人要讓她如何開花結果,寫出動人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