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擬開放深圳人自由赴港

標籤: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二十六日電)香港和中國深圳的合作關係,預料短期內將有突破進展,香港政府已向北京當局建議,向為數約兩百萬的深圳「戶籍人口」發出可多次赴港的「電子入境卡」,讓他們可以隨時赴港旅遊消費,而入境卡會有逗留期限,並禁止在留港期間工作。

香港「明報」今天報導,上述建議正等候北京當局審批,如果得到北京支持,最快可於十月特首施政報告中宣布,並分階段付諸實行。

報導引述港府消息人士表示,讓深圳戶籍人口自由赴港,等於把深圳變成香港的「後園」。目前中國頂尖的企業家和科技人才已匯聚深圳,他們如果可以手持電子卡使用「e通道」(在出入境口岸內的電子過關系統)隨時赴港消閒、購物、投資、置業,建立人際網路,一有機會便透過專才、優才或投資移民等計劃,正式融入香港,香港的競爭優勢將可和深圳相結合。

消息人士說,中國居民赴港,除了要有港府的入境許可,也要得到北京有關部門的出境批准,這是「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北京會否同意還是未知數,即使原則上同意,還要有具體的申請和審批手續,才能向符合資格的深圳居民發出電子通行卡,審批過程將確保不會造成大量遊客或黑工湧港的社會問題。

深圳常住人口接近九百萬,其中取得戶籍的約兩百萬人。深圳市政府及其智囊組織多年前已提出,讓深圳居民可自由進出香港,促成深港「同城化」,互補競爭優勢,確立華南的龍頭城市地位。

港府過去對此建議並不熱中,主要是擔心深圳較低的樓房價格和工資,會拖慢香港經濟發展步伐,大批深圳居民隨時赴港,也可能衍生非法勞工問題。

不過,自從曾蔭權出任特首後,過去兩年強烈感受到中國大城市如廣州和上海等對香港地位的挑戰,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也承認香港面對邊緣化的威脅,加上深圳的樓價和人均居民收入已追近香港,深圳有許多科研企業和熟悉中國市場營銷的人才,港府開始認真思索港深經濟融合的建議。

而「自由行」實施後,中國赴港旅客非法逗留或做黑工的比例極低,使港府對放寬深圳居民入境的安排感到安心。

所謂合資格人士,是指已落籍深圳的居民,不包括一般居民或流動人口,而工作上有需要常到香港的將優先獲批。新的多次通行卡仍有逗留期限,留港期間禁止工作,違者將被檢控和取消資格。

港深商談戰略合作關係,包括機場、貨櫃碼頭、股票交易所、科技工業園、跨境鐵路公路等領域,其中部分領域香港想取得主導權或控制股權,部分領域深圳有領先優勢。

報導說,若深圳居民自由進出香港一事能妥善解決,對港深兩地政府達成一攬子的妥協和合作協議將有重要推動作用。

相關新聞
香港泛民主派指綠皮書製造假普選
調查指香港國際學校缺學位
香港酷熱天氣當局提醒僱主防中暑
香港打擊黑工行動共拘捕31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