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界:總統選戰將回歸議題政策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台北十三日電)立委選舉結果出爐,執政的民主進步黨遭受挫敗,有專家學者認為,不能以此預期三月總統大選,立委選戰沒有出門投票的兩成中間選民,未來是否會在鐘擺效應影響下把票投給謝長廷值得觀察。但擺脫政績檢驗的壓力之後,總統大選應能回到展望未來的議題政策面。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今天上午舉辦「台灣國會改選後的政治新情勢座談會」,與會學者就立委和總統選舉的關係表示看法。

民進黨新任不分區立法委員涂醒哲認為,立委選舉結果正式宣告陳水扁時代的結束,也正式開啟謝長廷競選總統的時代,以謝長廷的柔軟身段,加上他較為偏向淺綠的色彩,他還有機會取得中間選民的認同,贏得總統選戰。

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曲兆祥分析,這次立委選舉結果,民進黨在政黨票中仍囊括近三成七的選票,顯示民進黨並未真的崩盤,輸的只是席次,並未輸掉得票率。而以這次整體投票率只有不到六成,對照過去兩次總統大選超過八成的投票率,顯示有約兩成選民在這次投票中缺席,換句話說,還有至少兩百萬的游離票,這將是未來影響總統選情的關鍵票源。

曲兆祥認為,謝長廷如果能取得選戰的主導權,他很可能會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政策,特別是經濟政策面如果能讓選民有全新的感受,未來的六十二天仍大有可為。

考試院保訓委員、香港信報專欄主筆陳淞山指出,總統大選與立委選戰不同,總統大選更重視候選人個人特質與政治性格、政策規劃等,這都將成為日後選戰勝敗的重要關鍵。而民進黨這次大敗,有助於釋放選民對民進黨執政八年的不滿,謝長廷要背負的執政失敗效應、陳水扁效應的包袱,也大幅減少九成以上,這都有助於謝長廷日後重新調整選戰主軸。

他認為,民進黨想要贏得三月的總統大選,首先要做的是重新找到可以感動人民的新社會,擘畫幸福台灣新藍圖。儘管他預測馬謝勝選的機會是七比三,但他指出,過去一段時間,謝長廷明顯與陳水扁總統切割,希望凸顯兩者的不同。這樣不同調的現象日後會越來越浮現,未來謝長廷主導下的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勢必會更為開放,有助於吸引中間選票。

馬英九、蕭萬長競選總部主任秘書、國民黨文傳會副主任委員汪誕平也認為,這次立委選舉是國民黨勝出,但民進黨並未崩盤。民進黨執政政績不佳,是國民黨大勝的絕對因素,但民進黨如果能迅速整合,重新規劃選舉主軸,依然會是強勁的對手,因此選舉結果儘管對國民黨有利,但國民黨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多數學者都認為鐘擺效應發生的機會不大,選民儘管會在心態上同情,但還是會理性分析。涂醒哲就認為,情緒上的鐘擺效應會有,但還是要有政策議題支撐,換句話說,未來國民兩黨都必須將選舉主軸從立委的看過去、看政績,回歸到看未來、看前景,才是民主選舉應有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