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偉:「就業高壓症」困擾著中國

嚴家偉

標籤: ,

【大紀元1月13日訊】記得我還在讀中學的時候,老師就經常對我們說「資本主義國家和舊中國,人們的就業根本沒有保障,學生畢業之日就是失業之時。而我們新中國每個人都有工作的保障,這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的優越性」。我當時對這些話不僅深信不疑,而且對自已能生活在如此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真感到三生有幸,無比自豪了。

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往日幼稚的輕信便逐漸被無情的現實所擊碎。且不說包括自已在內的許多親友,在政治運動中莫名其妙的遭災,淪為政治「賤民」,過著非人的屈辱生話,何言什麼保障?而到了所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來臨時,更看見一批批的學齡青年,莘莘學子,既被強令中斷學業,更無擇業自由,甚至連自謀生路也不允許,被強迫去接受什麼「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實際上正如當時一位「知青」說的:政治犯是被公安局戴上手銬送去勞改;知青們則是敲鑼打鼓的把你「歡送」下鄉去勞改。這已足見所謂「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面對日益增長的就業壓力,已是黔驢技一窮了。

時至今日,在所謂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創造了奇蹟,甚至一些像當年大躍進式的頭腦發熱的「學者」,文人們預言中國將在不久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一派「盛世」,「和平崛起」的頌歌聲中,中國人卻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 2008 年給中國帶來的將是一個「就業高壓年」。近年來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最好的情況就是畢業後有70% 的人能就業。2006 年高校畢業生據官方公佈的數字是413 萬人,也就是說將有30% 即124 萬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2007 年高校畢業生已高達495 萬人,也就是說將有148 萬人畢業後又找不到工作。據報載,一位不願透露真名,畢業於畢東師大中文系的博士生,欲找一個高校教師的工作,從2005 年至今,他已記不清發了多少份求職信及簡歷出去了,至今仍音信全無。他已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試看今日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每有招聘之類的活動,儘是人山人海,有時一個崗位只招聘幾人,應聘者竟是幾十甚至幾百人,僧多粥少已使求職心切者不得不使出各種高招,絕招,各顯其能。有的在簡歷中亂編神吹自已曾擔任過某校學生會主席,團支書,受過何種獎勵;而有的女生,在簡歷中附上自己極性感的「寫生照」,自我介紹中稱自己性格溫柔,善解人意。幾乎在以「金絲雀」自薦了。至於求職公務員,這個當代中國第一熱門職業時,那更是「千萬人過獨木橋」的盛況,有時一個公務員的崗位,竟有上千人報名應聘。由於「供」太過大於「求」,有的地方部門對來求公務員職務者,提出了些莫名其妙的要求 ,特別對女性,什麼身材勻稱,面目姣好,氣質極佳都還嫌不夠,甚至提出求職者要「雙側乳房發育良好且對稱」,被媒體爆光後,一時傳為笑談,問這究竟是選公務員還是在「選妃」?

遙想十多年前,大學生,還被人捧為當代的天之驕子,可是現在隨著教育大搞產業化,「分數不夠錢來湊」,「年年擴招(生)再擴招」,大學校門向「錢」開,有才無錢莫進來,結果大學校長、領導成了暴富一族,至於教學質量如何,那就不好說了。於是有人順口溜道:「博士生坐滿一禮堂;研究生站滿一走廊;本科生擠滿一操場」。更有人擬成一對聯,上聯是:「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聯是:「上一屆、這一屆、下一屆,屆屆失業」。話雖有些誇張,確也反映出了在今日中國即使持有高校文憑,甚至碩、博士者,都面臨就業難的極高的壓力。更遑論無錢取得大學文憑的人了。而一個大學生,每年的費用至少也得在 6000 至10000 元,這對大多數農民及城市貧民,是幾乎無法承受之重。因而大量的下崗工人,失地農民,農村剩餘勞動力,以及城市中無高學歷的中,青年就組成了中國今日一個特殊的群體,而且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富餘勞動力”。從字面上好看極了,又富,又有餘,都是好事,說穿了就是無事可做的失業者。這些人要找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困難極了。如果要自謀職業,在缺少資金,又無特殊技能的情況下,許多人只有去做點小生意,擺攤設點,以求餬口。但就這樣的求生也是極不易的。除了工商、稅務,層層關卡,處處要錢,還經常受地痞流氓欺負。而且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形象面子,往往認為這些人影響了官員們的所謂「市容市貌」,對這些人百般設限,多方打壓,甚至當成「敵人」、「壞人」一般的對待。於是在城市中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他們既非軍人,又非警察,也非司法,檢調人員,卻堂而皇之的出來「執法」,這群四不像的人名曰「城管」。身穿制服卻蠻不講理,動輒砸攤,毀物,沒收東西,甚至打人,個別地方甚至傷人至死。小攤小販一見這群人,如羊見狼,既恨之入骨,又怕得要死。有些攤販邊收東西,邊跑邊喊「鬼子進村了,皇軍掃蕩來了」!但為了吃飯,他們也只好硬著頭皮,把當年革命電影,小說上宣傳的,對付「皇軍、鬼子」的那一套游擊戰術,麻雀戰術也拿了出來和城管大人們打一場「人民戰爭」,來個「敵進我逃跑,敵退我擺攤」,弄得城管們疲於奔命。於是當地政府便在「城管隊之外又再組成一批「協管隊」,同樣用納稅人的錢養活他們來幹同樣的事。這當然也算是多了一些就業崗位,但卻壓縮了更多人就業求生的空間。而城管,協管也不是誰都能幹的,還得必須有一定的關係,背景才進得去的。所以越是弱勢的人群,其就業求生的空間就越小了。

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前不久指出「中國正面臨一場就業戰爭。 …… 嚴重的下崗失業問題對中國經濟、社會、政治等方方面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中國在新世紀十年中最為嚴峻的發展挑戰」。而且在可見的近期還看不到有任何好轉的希望。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舊的工作崗位被摧毀的規模遠遠大於新的工作崗位出現的規模。而且隨著資本的深化和競爭的白熱化,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必然要進一步減少用工人數。由此引發的大規模的,突發性的下崗與失業的「洪水」一旦出現,對中國的社會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已迫在眉婕的危險了。如果還成天沉醉於 GDP 的增長速度,「盛世」、「崛起」一類的頌歌,那只能是「居危思安」的愚昧與無知罷了!
──轉自《自由聖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免費華人教育及職業講座
上班族進修預算微幅衰退
嚴家偉:詩味與含蓄
調查:美員工信心指數大幅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