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生生物物種資源全面衰退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新華網報導,中國大陸因開發過度、利用過度、污染過度,長江的水域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長江水生生物鏈上、中、下端的各物種資源正處於全面衰退之中。

報導表示,日前在貴陽舉行的「首屆赤水河流域發展與保護高峰論壇」上,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專家趙依民指出,長江作為生物基因的寶庫,水生生物資源正呈現急劇衰減的趨勢,不少物種瀕臨滅絕。

他表示,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白鱀豚處於極度瀕危狀態;「淡水魚之王」白鱘已經難覓蹤跡;聞名遐邇的長江鰣魚更是絕跡多年;「水中活化石」中華鱘數量也急劇下降,並有繼續減少的趨勢;久負盛名的青魚、草魚、鰱魚等的魚苗發生量也自二零零三年開始銳減,二零零四年至二零零六年的平均魚苗發生量僅為二零零三年前的百分之十。

趙依民指出,長江是中國大陸第一大河,充足的水資源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有記載的長江水生生物有一千一百多種,其中魚類三百七十多種、底棲動物二百二十多種和水生植物上百種。

此外,長江還擁有許多特有、珍稀魚類和野生保護動物;中國大陸淡水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共有六種,其中四種都生活在長江。長江是中國大陸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寶庫和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

相關新聞
四大重症威脅 長江汙染600公里
長江污染嚴重 將面臨生態崩潰
長江身患癌症 拿什麼拯救母親河
中共使中國成爲西方「奶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