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新制裁 中俄擬與伊朗談判核子爭議

標籤:

【大紀元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日前表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已同意一項制裁伊朗新決議草案的內容,並將由德國、法國與英國提交安理會討論。但是反對實施新制裁的中共與俄羅斯仍然希望與伊朗談判解決核子爭議。

史坦麥爾二十二日在柏林與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和中共外長會談後宣布,他們希望安理會對拒絕中止濃縮鈾活動的伊朗實施第三回合的制裁。他說:「今天我們已同意此一新決議案的內容。」

一位美國官員表示,這項決議案將加強現有制裁的嚴厲程度,也會有新的措施,「美國非常滿意」。

即將離職的美國國務次卿勃恩斯說:「這對伊朗人將是個突如其來的震驚,他們一直預測安理會已不再團結到足以通過第三項(制裁)決議案,他們錯了。安理會將在幾週內通過此一決議案,也會增加國際壓力促使伊朗中止濃縮鈾。」

然而,一位歐洲外交官指出,不會有任何制裁伊朗的新措施。

伊朗已一再表示,懲罰不會迫使它停止濃縮鈾。德黑蘭堅稱,它只希望利用核能發電,也否認美國及其主要盟邦指控它正在製造核子彈的說法。

伊朗政府發言人艾爾罕二十二日說:「可能通過的新決議案不會對我們人民造成任何的影響。」

美國國會審計局十六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斷定,伊朗已規避美國自一九八七年實施的許多經濟制裁。報告指出,自二零零三年以來,伊朗已與外國公司談判兩百億美元的發展能源合約,伊朗銀行也藉著該國的石油財富以美元之外的貨幣資助各項活動。

國會審計局說:「伊朗的全球貿易關係及其在能源生產方面的主要角色,使美國難以孤立伊朗並迫使它減少武器擴散與對恐怖主義的支持。自美國實施制裁以來,伊朗與全世界的貿易總額業已成長,雖然此一貿易有起有落。」

這份報告也批評布希政府,未發展出評估制裁的一套制度;它同時建議國會,責成國家安全會議這麼做,並定期向國會報告評估結果。

不過,財政部反駁說,由於美國與聯合國的制裁,伊朗面臨「日增的經濟、財政與政治孤立」,自一九九七年以來,已有價值大約五十億美元的兩萬五千筆交易泡湯。

主管恐怖主義與金融情報的財政部次長李維指出,許多金融機構已停止與伊朗的業務往來。

正在北京訪問的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十七日敦促中共支持研議中、旨在說服伊朗透露更多有關其核子計畫資訊的聯合國新措施,堅稱伊朗的濃縮鈾與飛彈發展計畫仍是一個威脅。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中共外長楊潔篪告訴當時也在北京的伊朗核子談判代表賈立里說:「伊朗核子問題現在處於關鍵時刻,中國希望包括伊朗的有關各方共同努力儘快恢復談判,以推動此一問題的全面、適當解決。」

新華社又說,賈立里告訴楊潔箎,伊朗的核子計畫「完全是屬於和平性質」;伊朗希望談判,也願意與國際原子能總署加強合作。

分析家表示,自去年十二月初發表的美國情報評估報告斷定伊朗已在二零零三年停止一項秘密核子武器計畫以來,中共與俄羅斯更加反對對伊朗實施新制裁。

尼格羅龐提對此指出,這份報告只是顯示伊朗中止有關彈頭設計的工作,德黑蘭仍在推動濃縮鈾與飛彈發展計畫。

儘管如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十七日說,中共反對新制裁的立場並未改變,北京希望國際社會「加強外交努力及早恢復談判」。

此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二十三日強調,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二十二日同意的新決議草案並未提到嚴厲的制裁,而是呼籲「各國在與伊朗發展貿易、經濟、運輸和其他關係時提高警覺,以免這些關係被用來轉移可用於核子計畫的非法、查禁物料。」

拉夫羅夫說:「只要國際原子能總署還有關於伊朗的問題未獲解決,這些限制仍將有效。」他又說,新草案確認「六國將準備與伊朗就包括貿易和經濟關係、安全問題的整個關係展開談判」。

相關新聞
美助卿希爾訪亞洲 促北韓裁核協議重返軌道
美特使籲北韓二月底前履行第二階段核子協議
紐時:敘利亞在以色列轟炸地點重蓋建築物
伊朗首席核子協商代表抵北京訪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