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 對金融大海嘯的經驗談

林保華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訊】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普遍被稱為「海嘯」而不是「風暴」。是不是海嘯比風暴還厲害些﹖如果有堅固的房子,風暴還可以抵擋﹔海嘯則從海平面而來,連根基都被衝垮,無人可以倖免﹖

從我個人來說,自從一九七六年到達「自由世界」以來,經歷過香港八○年代因為中國要收回香港的金融風暴、一九八七年美國進入加息週期帶來的金融風暴、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的金融風暴、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美國科網爆破的金融風暴、二○○一年的九一一金融風暴。對我打擊最大的還是一九八七年的金融危機那麼突如其來及處置失當而受創甚重。

一九八七年那次,我在香港,那時香港剛剛度過因為中國決定收回香港帶來的金融風暴,股市、地產開始復甦,利息低而經濟成長率高,市面一片榮景。我也剛剛賺到第一桶金而買了生平第一棟房子而成為「業主」。那次的金融風暴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預警,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加息引發「程式沽盤」(我不知道台灣怎麼稱呼),十月十六日(香港是星期五晚上)美國股市大跌,因此香港出現「黑色星期一」(十月十九日),股市暴跌一成一。當晚美國股市再跌兩成二,香港聯合交易所在徵得港府同意下宣佈休市四天,以便避過風頭。其後美國股市雖然沒有再暴跌,但是香港股市於二十六日復市時,恆生指數一天跌掉三分之一﹗我是第一次,應該也是最後一次被「斷頭」(香港叫「斬倉」)。而因為當時對股市的盲目樂觀,斷頭後的資金還無法還清融資。

而造成事後股市暴跌的解釋,是違反自由市場原則。因為不論大機構還是小投資者,當他們需要沽售股票提取現金時,卻因為停市而無法做到。積累起來的沽售壓力,以及「金融中心」名譽受損引來投資者的不滿,導致股市暴跌。

聯交所宣佈停市時,我心裏也贊成,以為可以避過風暴,沒料到結果更糟。由於當時形勢一片大好,許多大戶在高位持有不少期指。因此聯交所的決定到底是為散戶著想,還是為他們自己著想,成為無頭公案。後來聯交所主席李福兆以其他罪名被判入獄。經此一役,對自由市場的概念有進一步認識,對投資風險管理也有進一步認識,那就是量力而行,尤其是要保住安身立命的住房最為重要。

我這個人的性格,決不是投資人才,只是到了香港,要認識資本主義的內涵而投資股市,所謂「小注怡情」,賺錢固然好,虧本也作為學費,目的是以個人利益與經濟環境綁在一起,來強迫自己認識社會的經濟金融狀況。因此近三十年來,從來沒有清空出場。就是在那次斷頭後,趕快再籌集資金再入場。因為每次股市哀鴻遍野時,就是入場的好時機,一定要趕快賺回自己的損失。但是也的確體會到,選擇入場時機易,選擇出場時機難。

這次海嘯源頭的次貸危機早在去年就已經發軔了,只是我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而已。因為以前幾次,美國政府都能夠很快平息風暴。何況因為一九八七年的教訓,已經處變不驚而麻木不仁。

但是這次金融海嘯,也認識到「自由市場」沒有絕對自由,例如美國限制拋空及政府大加干預。台灣亦步亦趨。香港鑒於過去的教訓,至今仍然沒有限制拋空。至於台灣的升跌停板制度,與自由市場距離甚遠,有這個制度而奢談建立金融中心,甚為可笑。至少我是失去短線炒賣的誘因。因為不可能一天之內獲利,少有興趣入場﹖這就影響了交易量。

金融市場是完全不講人性、人情的,利益就是一切。所以政府找外資基金喝咖啡「情商」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國安基金也別大張旗鼓入場。外資基金絕不願國安基金抄底而在他們入場時讓國安基金售出股票離場。除非像一九九八年香港特區政府豁出來用外匯儲備一百多億美元一天之內與外資基金對決,並配合以其他政策。否則國安基金只是外資基金的點心而已,白白浪費納稅人的血汗。@(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面對金融風暴  歐盟領袖展現團結氣勢
美金融海嘯  淹沒紐約餐飲業
專家:美救市方案暗藏1,500億減稅方案
冰島地雷╱傳台十銀行 百億陷雷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