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授:新中產階級不再夢想致富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2日專電)目前在巴西訪問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巴納吉接受巴西「時代雜誌(Epoca)」專訪指出,全世界「新中產階層」的夢想不再是有朝一日致富,而是努力讓子女不再變窮。

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在2007年對巴西、中國與印度等拉丁美洲、非洲與亞洲17個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所謂的「新中產階級」是每天收入2美元至10美元、介於20%最貧窮和20%最富有的人之間的階層。

他說,新中產階級一般都將錢花在家庭上面,有固定收入,雖然不多,但足以養家活口,比方印度一家高級餐廳的服務員或中國一家大廠的工人,就是典型的中產階級份子,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自己經營小本生意,但不聘用任何人,最多請家人幫忙。

巴納吉表示,巴西約1億人口屬中產階級,全球經濟危機對他們造成的主要效應將是失業,假如產品與服務的需求縮減,工廠勢必裁員,而餐廳、酒吧也將面臨倒閉。

不過,巴納吉認為,經濟危機對富人造成的衝擊也許較窮人大,因為假如投資失敗,他們的子女也許不能再就讀昂貴的私立學校;而窮人的孩子因為原本就唸公立學校,反而不會感受到太大衝擊,甚至可因每個國家政府採取的紓困措施,為窮人提供較多工作機會,而在短時間內獲利。

巴納吉指出,「新中產階級」的夢想是,只要能夠維持現狀,有錢看病和分期付款買一台電視或一輛汽車,這樣就夠了。這些人的父母通常都是靠打零工,辛苦將子女拉拔長大,其中很多甚至是家裡眾多兄弟姊妹中唯一出人頭地者,所以努力維持目前的經濟狀況。

正因為好不容易擺脫貧窮,新中產階級通常比窮人養育較少子女,他們並不要求子女有朝一日致富,只要不變窮就行了。同時為了能夠給予他們一個較優質的未來,新中產階級較注重子女的教育,相信教育程度越高,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機會越大。

巴西有很多「新中產階級」不認為自己屬於此階級,甚至認為自己還是窮人,就像許多「傳統」中產階級一樣,不認為自己是富人。

巴納吉表示,這一點在全世界都一樣。一般來說,公務員都屬於中產階級,但一名在公立醫院服務的護士,不會覺得自己貧窮,因為他所照顧的病患比他還窮。但一名私人司機雖然賺得和護士一樣多,卻會覺得自己貧窮,只因為他的老闆比他富有許多。所以,經濟與社會觀點往往因比較的對象不同而異。

巴納吉說,都市暴力是巴西一大問題,被指為社會不平等的產物,但印度有近10億窮人,卻被視為治安良好的國家,主要的差別是,巴西的都市發展始於1960年代後,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呈直線上升,都市發展迅速的結果,吸引了一群滿懷希望蜂擁至都市尋求生活契機的民眾。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這些希望變成失望,不管對任何社會來說,都是不易面對的問題。印度人由於生性保守,只有在確定工作有著落後,才會離開鄉村前往大城市,而且只當那是短期工作而單獨前往,絕不舉家遷移。

巴納吉指出,暴力問題的關鍵是社會不平等,雖然目前印度的不平等性尚低,但已有所增長,有心人士亦開始擔心犯罪率攀升。

巴納吉認為,改善窮人生活品質最便宜的方式,就是提供基礎衛生醫療服務,如為兒童施打預防針和處理廢水等,在全世界都是投資成本低,但回收報酬高的方法。

相關新聞
美經濟低潮嚴重打擊移民 返鄉潮現
歐巴馬矢言遵守競選諾言 中產階級將減稅
黃慈萍:美國需要重新獲得世界的尊重
督保盟:劫富濟貧騙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