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榮:話說「不戰而屈人之兵」

舒榮

人氣 41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訊】道家修煉文化是中國的本土文化,它對中國人的影響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軍事領域。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是「無為」——對世間的一切無執無求,了悟生命的真諦,順應宇宙規律。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動一兵一卒卻能大獲全勝。可見,「不戰而屈人之兵」正是道家無為思想在軍事領域的具體運用。

對於修道來說,只有大德之士、大根器之人經過長期艱苦的修煉才能達到「無為」境界,而作為一個軍事人才,要想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除了要有很大的謀略、膽識和智慧之外,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操守德行。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戰略思想來源於《孫子兵法》(簡稱《兵法》),該書現在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被世界上很多軍事學家和商海高層管理人員視為「寶典」。該書的作者孫子生活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那時中國被分裂成很多國家,戰爭不斷,民不聊生。正所謂亂世出聖人,這些聖人又以他們各自的方式撥亂反正,使中華民族回歸正統。道家鼻祖老子、儒家鼻祖孔子都是出生在那個時代的,孫子是兵家鼻祖,也被譽為兵聖。

孫子本是北方齊國的貴族,因為齊國發生動亂,就逃到了南方的吳國,過著隱居生活,潛心研究兵法。孫子的好友伍子胥是吳王的重臣,在吳王面前力薦孫子,稱孫子的軍事韜略高不可測,著有兵法十三篇,世人都不知道他的能力,如果大王您擁有了他,就天下無敵了。然後伍子胥又親自拜請孫子出山。

起先,孫子拒絕了。因為他知道,吳王不是堯、舜那樣的聖主,一旦國勢增強,聲威顯赫,就會驕奢專橫,霸道肆虐,這樣的人不具有稱霸中原、統一華夏的德行。可是好友伍子胥卻力勸孫子出山,甚至跪在孫子膝下,放聲嚎哭不已,直哭得天悲地泣。孫子於心不忍,他知道伍子胥一方面是要幫吳王建立霸業,另一方面也是想讓吳國強大以後能為他報殺父之仇,所以孫子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只助吳王稱霸一時,不成全其吞併列國而擁有天下。此外,孫子知道,這也是天意使然,讓他的兵法在世間有一個操練的機會,從而留下一段軍事文化給後人緬懷和傚法。

一切正如孫子所料,在吳國攻城略地勢如破竹、西破強楚威震中原的時候,吳王變得越來越驕橫跋扈起來,於是孫子辭官歸山,全身而退。而伍子胥雖然是個有勇有謀的忠臣,卻因不識時務,不懂道之真諦,執意留在昏君身邊,最後落得身首異處。

孫子雖然歸隱,卻為後人留下了《孫子兵法》。作為歷史上第一部軍事著作,《兵法》被普遍認為是一本教人如何打仗,如何制勝的書,卻不知道《兵法》橫空出世,其實是為了讓人懂得用兵的目的是為了使動亂歸於和平,讓那些熱衷於戰爭、窮兵黷武的人在用兵中了悟生命的真諦,最後放下刀劍,平民以德修身立命,君臣以德安邦治國。

在歷史有一個典型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故事:比孫子稍晚一些出世的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人與人之間「兼相愛」,反對戰爭。楚惠王有一位能工巧匠名叫公輸班,他製造了雲梯、撞車等一系列在當時非常具有威力的攻城武器,楚惠王相信他擁有了這樣的先進武器就等於具備了稱霸中原的資本了,於是決定先北上攻打宋國,宋國聞訊舉國驚恐。

墨子得知後決定制止這場戰爭,就帶領三百弟子趕到宋國。到了宋國後,他就教宋國的軍隊如何進行防禦,又把弟子們佈置在關鍵的城防要塞,然後隻身徒步去了楚國。

他對楚王說:「您能攻城,我能守城,您是攻不下宋國的。」楚王不信,就讓公輸班與墨子演示攻守之術。公輸班用雲梯爬城牆,墨子就用點著了火的箭射他的雲梯;公輸班用撞車撞城門,墨子就用滾木礌石砸撞車;……公輸班一連用了九種攻城方法,均遭墨子有效抵禦,最後公輸班的攻城方法用完了,墨子的守城方法還有幾種沒使出來。楚王在一旁看得很清楚,公輸班輸給了墨子。但公輸班卻對墨子說:「我現在知道戰勝你的方法了,但我不說。」墨子也針鋒相對地說:「我也知道你戰勝我的方法是什麼,我也不說。」

二人最後像打啞謎一樣的對話讓楚王既困惑又好奇,就悄悄地跑去問墨子,到底是什麼方法?墨子說:「公輸班的意思是殺了我,這樣就沒有人知道抵禦他的方法了。其實,我來的時候就做好了準備,我的三百弟子都熟諳我的守城之道,他們已經和宋兵一起防守在各個要塞了,所以殺了我也沒有用。」楚王於是放棄了進攻宋國的打算。

兩千多年來,《孫子兵法》一直影響著後世,甚至波及到幾乎整個亞洲、歐洲和美洲的軍事界和商界,但絕大多數人所掌握了只是一些權謀計策,而正真懂得「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兵法真諦的人廖若星辰,因為那不是通過刻苦學習就能掌握的技巧,而是要達到了一種無私無我、先他後我、大徹大悟的高尚境界後才能具有的軍事智慧。(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成語隨想:「天衣無縫」
舒榮:妙善公主與觀世音菩薩
成語隨想─ ─天衣無縫
舒榮:(俗語漫談)人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