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氣候變遷或致兩大古帝國的殞落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一山綜合編譯)近日即將刊載於科學期刊《Quaternary Research》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發現於聖城耶路撒冷附近洞穴中的石筍,經由考古分析其上沉積物成份,發現公元一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期間,當地經歷了一段雨量驟減的時期,而這段時間正好與兩大文明帝國羅馬與拜占庭帝國衰落時間相吻合,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巧合,是否因為氣候的變遷而導致兩大古帝國的衰敗。

領導這項研究的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地理學家約翰‧衛利(John Valley)表示:「不管是否這個氣候變遷削弱了拜占庭帝國,但它是一個有趣的巧合。往往這類氣候變化發生的同時,歷史上都記載著帝國的大變化」。

根據聖城附近的索瑞克石窟(Soreq Cave)內石筍上的沉積物,研究人員利用同位素方法分析其中的化學成份,可以得出降雨量的變化,先進的離子探針的使用,甚至可以精確估計當年每一季度的降雨量。估測結果發現,在公元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期間,東地中海區域轉為少雨的氣候,包括一段極端少雨的時期發生在公元一世紀至公元四世紀。索瑞克石窟約形成於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十一世紀期間。

事實上,類似的研究與技術也曾用來考證北美一千年前的乾旱時期,當時亦是馬雅文明衰敗的期間。近期坊間知名人類學家的著作《歷史上的大暖化(The Great Warm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sations)》也提出類似的觀點與證據。作者布萊恩‧費根博士(Brian Fagan)多年前即闡明連結氣候與人類歷史的獨特觀點,書中提出公元十世紀至十五世紀全球氣候轉為溫暖,局部地區的乾旱引發了中國元朝的大飢荒、南亞吳哥窟文明的殞落與北美洲馬雅文明的瓦解,可能都與當時的氣候轉變有很大的關聯;饑荒連年,人民不得溫飽,帝國也因此由盛而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氣候交流 黃若亭將宣揚台灣節能減碳
島國沉沒中 馬爾地夫想地「搬國」
奧就職後將立即推翻200項布什政策
因應氣候變遷 馬英九:沒到束手無策地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