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重創中國能源業 經濟損失將擴大

【大紀元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編譯報導) 週一(19日),為四川震災受難者哀悼的鐘聲響徹全中國的同日,中共官方首次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對外發佈地震導致的企業直接經濟損失達95億美元,且有分析師附和指出震災對中國經濟無長遠影響,但據商業週刊報導,就在救災尚無法停歇之際,北京當局卻已下令展開大規模調查原油、天然氣、水庫、水壩受損情形,因此預測經濟損失可能會超出經濟學家的預測。

最大渦輪機廠頓失 能源業受困

雖然華爾街報導引述分析師的分析指出,四川以農為主,地震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影響應會有限,商業週刊該篇報導指出,中國最大的渦輪機製造商東方電機公司下屬的東方渦輪總部正位在四川綿竹,事實上,震災已將該公司的渦輪機生產線夷為平地。

東方電機16日發佈聲明指出,地震使渦輪部門「受到重創,嚴重影響渦輪機的製造及銷售」,該部門去年的營運占整體企業銷售額240餘億美元的五分之一,就全中國市場而言,該公司占有中國產渦輪機具市場的三成之多,估計該公司直接的經濟損失將達10億美元。

自地震發生至19日止,東方電機在香港的股價已跌了17%,在上海股市停止交易四日後,於週一首日重新開市時也已跌停10%。康橋能源研究協會(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駐北京的分析師嚴克風(音譯)表示:「這個公司基本上已經消失了,我不知他們如何能在幾個月內恢復營運。沒了他們將對中國的能源產業有很大的影響,中國將必須向國外採購更多的渦輪機。」

此外,由於震災已使四川天然氣供應及水力發電受重創,據中共官方電力主管當局在網站上公佈,四川已有27座電廠關閉,發電能量已萎縮至災前的76%,近年中國經濟超速成長,供電已經過度吃緊,能源業的損失,可能對經濟產出產生連帶效應。

天然氣開採停擺

震災後,四川76處天然氣鑽井中已有50處停止運作,中國石油在香港及紐約股市因而重挫,該公司在四川的最大天然氣田日產量也由600萬立方公尺降至400萬立方公尺。

2007年四川供應全中國27%的天然氣,為內地天然氣的主要供應源,雖然天然氣僅占中國能源市場的3%,但北京當局已規劃在2020年以前達到10%,而四川的豐富蘊藏在該計畫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水壩安全雪上加霜

在全中國所需的7220億瓩電力中,有20%依賴水力發電,然而位居全中國水力發電重鎮的四川,水力發電卻有可能是震災中受損最重且最長久者。據中共水資源部公佈,據信占水力發電量最大的四川已有391座水壩已嚴重受損。

中國主要的大壩建造商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SinoHydro)已對外公佈,該公司有將近1百名員工喪生,5百位受傷,另有1萬人無家可歸,財務損失約當2億5千萬美元,另價值3億3千萬美元的資產有待重建。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毛學峰(Andrew C. Mertha)警告,水壩或水庫坍塌的可能性已告急,即在地震前,中共官方業已承認全中國有8萬7千座水壩建築出現瑕疵,年初時更公佈約有3萬7千座已達到警戒狀態。

針對中共官方宣稱的都江堰不遠處的紫坪舖水壩裂縫尚未構成安全威脅一說,毛學峰指出:「在考究中國水壩的實際建材時,愈深入就愈有可能發現它離當初設定的標準愈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退黨中心嚴正聲明
傷患擠爆醫院  醫護負荷達極限
組圖:大陸記者躲過觸目驚心的大滑坡
被救治的災區孩子不會「配合宣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