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災區經丹巴到馬爾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迪報導)自大地震發生到現在近20多天時間內,從震中映秀鎮到汶川縣城的公路因泥石流被嚴重損壞,而且短期內修復無望。於是許多救援物資以及志願者只能從成都繞道而行,記者也試圖從這條西線進入。車離成都經雅安到丹巴,一路只見大渡河邊的泥石流隨處在侵蝕河床和公路,幸好沒有形成堰塞湖。

下午到達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重鎮丹巴。雖然它離震中的直線距離200多公里,而且不在地震的斷裂帶上,但是,當地仍有相當的震感,市內的城區小學竟被震成危房。被校門口的告示所吸引,記者跨入校內,見校舍大樓上赫然有一個大紅字:拆!旁邊一行小字註明,此房已被鑒定為危房,應立即拆除。而市區的街道上則掛有許多抗震救災的橫幅和標語。


校舍上寫著:拆,應立即拆除(RFA)

來往的各種車輛上,很多前後都寫著抗震救災的標誌。沿著大渡河繼續北行,終於到達汶川縣所屬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首府馬爾康。這是重災區汶川等地災民向西避難的唯一通道。一位負責接待災民的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說—

工作人員:「每天都是上千從汶川過來,敬老院、救護站都用來給受災人員了。這些天差不多快上萬了。我們接收的這些人差不多都急於想走,投親靠友,因為餘震太厲害了。我們這裡是中轉站,從這裡到丹巴,然後到雅安,然後再到成都,一站一站地把他們送走。」

這裡離汶川縣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由於也不在地震帶上,因此城區房屋受損的較少。但是,一位羌族的中學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學校綜合樓被震成了危房,因此從5月12號開始一直不上課—

羌族中學生:「學校出現了一些危房,有裂縫,沒有人住了,是宿舍樓、綜合樓,還有教室。當天地震時感覺搖晃得很厲害,所以下午就沒有上課了,因為怕餘震。學生住在帳篷裡。第二天學校就關了,一直要到7月16號。這次地震有點厲害—每天看電視、聽報導。」

這位16歲的中學生是汶川縣以北的茂縣人,他一人從那裡到馬爾康上學。他也介紹了茂縣當地的受災情況—

羌族中學生:「聽我老爸講,茂縣房屋倒塌得很厲害,當天不過解放軍就去了,把我老爸他們帶出來,安置在帳篷裡。就是餘震不斷… 聽說有30、40個人失蹤了。」

記者所經的甘孜和阿壩兩個藏區的城市民居在震後並無大礙,但恰恰是兩所學校,中學和小學同時遭了災。這是發人深思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間團體地震救災中發揮積極作用
魏京生:四川地震引起的政治問題
秋不曲:自由社會也要檢討
道聽途説, 地震後四川人怎麼上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