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業局推動 資源化產業的發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禾平報導)經濟部工業局協助推動綠色產業項目「資源化產業」成果亮麗,96年度的統計約有1,182萬公噸的工業廢棄物轉為可再利用的資源,除降低被廢棄及環境污染,同時創造了當年度我國資源化產業之產值高達420億元。而資源化產品亦不斷推陳出新。

台灣能資源貧乏為善用能源,節約能源與資源再利用為全民運動,經濟部工業局2006年起 配合2008年國家發展計劃之一推動「資源化產業」動積極採取相關策略與措施,鼓勵及扶持資源化產業發展,更多廠商投入資源化產業行列,創造出許多具創意的資源化產品。

在產官學研各方努力之下,多年來運用廢棄物再生技術研發中,創新的資源化產品,種類相當繁多,工業局永續發展組提列以建材的再生資源更為豐富。

再生綠建築新資源

◎廢玻璃替代紅磚、瓷磚、地磚及人造大理石等建材之部份製造原料;另將有色廢玻璃製成亮彩琉璃,成為創新的外牆建材,廢玻璃再利用五顏六色的美麗玻璃彩繪圖案。

◎廢輪胎經磨粉後,可做成安全彈性植草磚、安全地墊、隔熱防潮墊等製品;廢醬油瓶之PVC材料則可以製成隔音建材;廢木屑和廢塑膠結合製成塑木板材料,具有木板的質感、比重小、強度高、耐濕、耐腐、隔熱絕緣等優異性能。

◎石材廢邊料經粉碎研磨後,製成人造石材,並提供各式尺寸、形狀、硬度強、耐酸鹼、低吸水率及防火等需求,適用在廚房、浴室、櫃檯等防磨損和耐侵蝕的檯面材料。另外,石材污泥已有可製成高附加價值輕質骨材的技術,未來可以取代國外進口之高成本輕質骨材,不但可處理國內石材廢棄物問題,同時亦降低了建築材料進口之成本。

◎破損的廢陶瓷、瓷磚經磨碎後,添加一定比例於新陶瓷製造原料中,一樣可以燒出高品質的陶瓷用品及面磚、地磚。除此之外,廢陶瓷經研磨成粉末後,可以和塑膠製成複合材料,作為游泳池、魚缸等淨化水質的過濾材料,已開創了廢陶瓷高價值的再利用用途。

再生新能源

廢輪胎在高溫缺氧的狀況下,可被加熱分解成油品、碳黑及瓦斯。

再生塑膠產品

PET寶特瓶經過切割、清洗製成乾淨之PET碎片,經由加工處理技術製成拉鍊、遊艇、浴缸、捆綁袋、工程用塑膠、熱封膜片等再生塑膠產品;另廢寶特瓶碎片也可以熱解並纖維化,產生的聚酯棉可再紡紗織布,作為衣服、購物袋及地毯。

資源化產品不僅降低業者成本,其創意更大幅提高產業價值。政府除鼓勵各產業使用最少的資源,從事綠色生產,也積極規劃協助廠商健全經營環境、強化產業體質及加強市場行銷等三方面,引導廠商提升產品品質與國際市場價值,以擴展資源化產業整體的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