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范跑跑為什麼走紅?(2)

【大紀元6月28日訊】(新唐人電視台報導)主持人:我們再接幾個中國朋友的電話,第一位紐約蘇先生的電話,蘇先生您請講。

在線收看
下載收看

蘇先生:…那位先生他還沒有回答吧,他說中國人的道德水平不好了,他家人的事情怎麼樣,他還沒回答我。

主持人:好的,下一位是紐約金女士,金女士請講。

金女士:我不太會講話,但是我覺得剛才紐約的那位先生,他說那些打進來的人都是什麼偷渡什麼的,我非常贊同他的說法。還有說那個范跑跑、范老師怎麼樣怎麼樣,我覺得不能怪他,因為他沒有受過專業訓練。

像我們那種單位,我20多年前來的時候,在研究所裡讀書的時候,就有那個什麼災害防患計劃什麼的,我們都受過一些專業的訓練,也就是說恐怖分子一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是那個老師怎麼能怪他?他又沒有經過訓練,那是政府的責任,怎麼可以怪他,真是的!我並沒有覺得他破了什麼道德的底線,我覺得他比好多人都光明磊落。

還有我能不能跟你們提個建議,你們能不能講些美國的事情,比如說我們到底該投誰呀,就是那個奧巴馬的和麥凱恩。

主持人:謝謝您的建議,我想在大選的時候,我們會有類似這樣的話題。那我們再接一下布魯克林王先生的電話,王先生請講。

王先生:您好,我想講的就是豆腐渣工程,這個豆腐渣工程就是共產黨制度所造成的。你看看全世界,你像美國的學校,小學也好,中學也好,大學也好,那個房子堅固得不得了啊;你看看台灣、日本的房子,日本有規模七點多的地震,學校一個都沒有倒,只是民房倒了幾間。

那為什麼大陸的學校做得不好呢?就是因為共產黨權力太大。打個比方,從前鄉下一個小小的書記,一個村裡面的書記,全村人都要聽他的話,他要你怎麼,你就得怎麼,不然的話就給你加個帽子,你連飯都沒得吃。

而且它現在權力還是很大,現在共產黨權力大的就是貪污,因為現在有錢了嘛。那它幹什麼東西?它竊取國家的錢,你要100萬蓋個房子,他20萬蓋了,80萬放到口袋去了。

現在大陸是「無官不貪」,那這個無官不貪怪誰呢?就是怪共產黨的制度,全世界共產黨都垮了,為什麼你現在這個制度還不改,你還在搞那一套!

主持人:好,謝謝王先生。各位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的話題是「范跑跑為什麼走紅?」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號碼提問或發表意見,我們的熱線號碼是:646-519-2879。那首先請李博士回應一下剛才幾位觀眾朋友的意見。

李天笑:我覺得金女士的話我們可以稍微討論一下。金女士說不能怪范跑跑,因為他沒有經過專業的演習,這個話有一定的道理。中國是有一個教師法,也有保護未成年的法,但是這裡面都沒有提到怎麼在災難來的時候,比如在地震的情況下,怎麼演習,怎麼來救援他們,這確實是中共在法制上的缺陷。

另外,我想也不能說范跑跑完全沒有責任,我們可以看美國,比方說維州槍擊案,有一個70多歲的老教授,當那個槍手到了教室門口,他堵住門讓學生先從窗口跳出去,最後他自己被槍打中死了。在這種情況下,他確實是有保護學生的這麼一個責任在裡面。

我想目前最主要的,對這次地震受到影響的這些災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查清楚,這個地震的責任在什麼地方?這些災民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得真相的權利?他們是不是應該能夠去追查這些貪官污吏,追查這些不法商人?所以我想應該說:放過范跑跑,要追查的是「黨跑跑」,追查共產黨在這裡面的責任到底有多大。

主持人:我們看范跑跑跑掉,那是他個人的道德標準問題,那我們也看到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有很多老師為了保護孩子們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中國還是有很多道德很高尚的人,這我們是不能否認的。

說到范跑跑,最近范跑跑大聲喊冤,他說他很冤枉,為什麼他成了媒體的焦點?他覺得大家應該關注的是「豆腐渣」工程,不應該關注他。您怎麼看他這種喊冤的行為呢?

陳破空:范跑跑喊冤,我覺得他實際上是良心未泯,他知道四川大地震的焦點問題就在「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導致大量花季兒童的慘死,這成了一個社會焦點。

中共當局有意想轉移這個社會焦點,它一方面表彰先進,表彰模範;另一方面提出這個「個人主義」的范跑跑來作一個負面的典型,在網上、在鳳凰台或者在別的地方大肆炒作。

那麼范跑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說自己只是說了真話而已,但是不要關注我,要關注「豆腐渣」。因為他知道這個「豆腐渣」才是這整個大地震的焦點。

他感覺到這個焦點集中到他身上了,所以他喊冤喊出了一個內幕:有可能拼命炒作范跑跑是中共當局導演的一齣戲,就好像他們導演什麼表彰模範等等精心的戲一樣,不外乎是要轉移海內外對「豆腐渣」工程的注意力。

主持人:您說他要轉移注意力,那我看到李博士有一篇文章叫「跑了范跑跑,跑不了黨跑跑」。您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您這一篇文章想說明什麼呢?

李天笑:很明顯的,現在我們看到了,當初人民講說在這個大地震當中,中共把媒體、新聞自由的門縫稍微打開了一點,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它只是一個失控的表現。因為當時地震這麼大,包不住了,媒體都進去了,所以它採取將計就計,反手就把它轉移到歌頌共產黨的功績等等方面去。

那麼現在的情況是,這些家長聯合起來要向政府問質,同時維權人士向人大要求召開聽證會。在這樣一種形勢下,給共產黨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這些東西事實上存在,民眾也很支持這個東西,但是它又不能夠公開的用武力、暴力鎮壓下去。怎麼辦呢?它現在只能控制媒體,但也包不住。

在這種情況下,它就把范跑跑這個事情做大,這樣的話共產黨又可以跑掉,逃脫人們對它的問質,所以就像陳先生剛才講的,這是問題的關鍵。

主持人:中國近幾年來,在很多大災難中,我們一貫的在媒體上看到它表彰先進、歌舞昇平,然後組織那些受災的人到處去演講,它還組織「陰謀報告團」,跟毛澤東時代的手法好像差不多。那您覺得這種手法現在對中國老百姓還有效嗎?

陳破空:首先在毛澤東時代,在江澤民時代和現在的胡錦濤時代,他們都是搞什麼表彰先進、樹立模範等這些東西。表彰先進、樹立模範本身說明先進和模範太少了才會這樣做。所以以前毛澤東時代出了一個所謂「雷鋒」。

有早期的留學生來到了北美地區,來到了加拿大和美國,他們很驚訝的感慨說:唉呀,在美國和加拿大到處都是雷鋒啊!到處都是拾金不昧,撿了東西還給我。又說丟了東西也能找得著啊,沒有人摸我的包啊,或有人幫我指路啊什麼的。這在中國很希罕,而在美國是司空見慣。

這就好像前兩年中共新年聯歡晚會上表彰一個人,說有一個小店主,他幫人家賣福利彩券,有一個人抽中了福利彩券500萬,這個店主就毫不猶豫的把500萬交給了抽中彩票的人。

這個東西在文明國家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的,人家抽中了彩券當然就應該他得。但是這個人居然在中國得到了表彰,被送到了《中央電視台》新年聯歡晚會上做為一個模範,進行表彰,表示他好像是拾金不昧,所以中國的道德水準是多麼的低啊!

它表揚先進、表揚模範的時候,就說明這些東西是太希罕了。連周恩來以前都承認過,說他們喊的口號,宣揚的東西就是因為太缺少了這個東西。

那麼再回過頭來講它有沒有效?我想它的效果是已經是越來越少了。像有一個女警察棄自己的嬰兒於不顧,跑去餵養災區的嬰兒,結果被提為副政委。現在有網友就提出了質疑,說她雖然做了這個事情,但首先她放著自己的嬰兒不管,這是不是有人性,有人道的表現?

儘管她為了災區的嬰兒值得表揚,但另一方面,用升官來表揚是不是恰當?用升官來表揚就強化了「官本位」這個意思,而「官本位」恰恰是中國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由來。

所以,「官」是代表了利益,說你做得好,我給你一個官做,那就說明「官」是有利益的;而在美國恰恰做官沒有利益,文人、藝人說話反而很管用,而政治家可能是末流的。

主持人:您說到這個官,我記得有一個報導,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有一個說我是某某某書記,那一個說我是某某某主任,所以他們就先被救出來了,那還有很多他們的同事,我們在報導中根本沒有看到,不知道他們是已經死掉了,還是沒有被救出來,還是怎麼了?那我想問一下,像剛才陳先生所說的這種「官本位」,在這一次大地震中有什麼樣的體現?

李天笑:「官本位」跟喀拉瑪依大火當中讓領導先走是同類型的,這是一個。再有一個就是所有的攝像機,所有的媒體焦點都對準溫家寶,對準中央領導人,這個就是它的「官本位」;要把對政府的問質,政府在這裡邊應該受到譴責的成分轉化為對中共的歌功頌德,這就是它的「官本位」。

我再講剛才那個女警察餵奶的事情,首先它是用好人好事的方式來代替民主國家從專業技術和經驗來提拔人的正確渠道。這不是一種正常的方式,實際上這也是它的一種「官本位」。

我們反過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中共體制下這還算是好的,它用好人好事來提拔。那更厲害的是,比方說它任人唯親、用錢買官,爭權奪利,爭個你死我活的共產黨路線鬥爭、階級鬥爭,這種方式就是更大的制度下的一種醜惡。

主持人:那您覺得范跑跑和喀拉瑪依那些先跑掉的叔叔們,哪一個更卑鄙、更惡劣呢?

陳破空:當然啦,喀拉瑪依大火的時候,由於有人喊了一句:「讓領導先走!」結果3百多個孩子被踩死,36個老師被燒死。而那些當官的,二十多個人,衣冠楚楚的出去,毫髮無損。因此,這一次范跑跑事件跟它來比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炒作「范跑跑」,還不如炒作「黨跑跑」,炒作那些「官跑跑」,我想把那些炒作出來之後,才知道中國官場的道德淪喪到什麼程度!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二位,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也非常感謝各位觀眾朋友的參與,很抱歉還有朋友在電話線上,我們沒法接您的電話。希望您下星期這個時候再打電話進來。另外您有什麼好的主意,有什麼熱點也可以告訴我們。謝謝各位收看,下次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漫畫:中共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
家長要求調查豆腐渣工程 當局不願正面回應
【熱點互動】范跑跑為什麼走紅?(1)
余秋雨勸得住請願家長嗎?(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