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事

芳芳

標籤: ,

【大紀元7月22日訊】沒想到我會那麼早結婚,23歲,大學畢業剛一年。朋友們也沒想到,因為我在她們的感覺中,是個比較恬淡的人。 我原來也以為我會晚婚,但是卻是那樣,有意思,這就是命運,我只能這麼解釋。

我不想細談我的婚姻,有苦惱也有溫馨,有失落也有成長,在過程中,經常都有新課題,或者還沒有解決的課題。

現代人,會很熟悉這種感覺,世界變得不再簡單,人與人之間、夫妻之間應該怎樣相處,似乎是個越來越複雜的問題。我今天不想剖析,我想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很簡單,幾乎沒有情節,我所欣賞的正是這份簡單。這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學,他個子很高,長得很漂亮,真是眉清目秀,鼻如懸膽,一個男生、眼睫毛長長的,如果跟賈寶玉比,除了比賈寶玉高,比他黑一點兒,沒有任何缺點了。不但如此,他還很聰明,剛上高中時,學習成績屬於不錯,後來男孩子的後勁兒上來了,成績好得一塌糊塗,尤其是理科,沒人趕得上他。

那時我們那個年齡的學生已經開始早熟,班裏有些同學已經開始交朋友,有些同學有暗自喜歡誰的小秘密,甚至有兩個女生喜歡一個男生,或兩個男生喜歡一個女生引出來的橋段,現在想起來,還是蠻亂的。可是呢,這個同學雖然有那麼好的自身條件,卻沒有一星半點的「緋聞」。真是有意思,後來想起來,我甚至不知道有哪個女生暗戀他。他總是笑嘻嘻的,顯得有點沒心沒肺,跟誰都挺友善但也有點距離。

後來我們上了大學,又大學畢業了,我結婚起碼有兩三年了,在街上碰到他。 把他帶到我家看了看,他笑嘻嘻地說:「不錯啊。」 後來沒過多久就悄無聲息地一個人浪蕩到美國去了。 很多年了,我幾乎把他忘了,可是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了他,想起了他的「另類」,感覺到的是一股無法言喻的清新,好像忽然發現了一個高人。

在這個人欲橫流的社會,多少人都在嚮往著「愛情」,好像沒有情愛,一個人的一生就不完整,就不會快樂。結了婚,還要婚外情、出軌、包二奶……可是我的這位「帥哥」同學,讓我看到一個難得的榜樣,他有很好的外表和資質,自己卻並不在意,給我的感覺是,他有他的精神世界,是完滿而自在的,根本不需要「愛情」來補充,最起碼在我認識他的那些年是這樣。

另一個故事,是我最近在一個博客中讀到的真實故事,給我的感觸很深。

女主人公為了能遷到北京——他男友工作的城市,採用了一個曲線方式,她到英國來上研究生,想著一年畢業後直接去北京找工作就可以了。研究生畢業後,聽說沒有工作經驗也很難在北京找到工作,就和男友決定在英國工作一年再回國,她也幸運地找到了一份一年期的銀行工作,掙的工資除了生活外幾乎都耗在給男友打電話上了,只是除了工作忙得實在顧不上時才會少打一些。日盼夜盼地一年將要結束,她就可以回國和男友結婚的時候,男友忽然打電話來通知要結束這份關係,因為他讓另一個女孩兒懷孕了。

這個消息對女主人公彷彿是一個晴天霹靂,她感覺一個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用一把鋒利的劍從她的後背刺到她的身體裏,但她回頭時,看到的是那個人在冷冷地用一幅絲帕擦她沾在劍上的血……她決定還是跟男友談一次,只要他道歉,她就會原諒他,但是他沒有,他責怪她「自己在那裏工作,也不打電話,不知幹甚麼去了」。

她不想回國了,那個令她傷心的地方,她想在英國呆下來,但是她的簽證到期了,工作也沒了。她辦了一個延期三個月的簽證,但這種簽證幾乎找不到工作,她的房東又要提租。她幾乎沒有朋友。
對面街住的一個英國小伙子曾與她說過幾句話,她找他去問按照英國的法律,是否房東想提租就可以提租?結果令她失望。她只好搬到一個比較差的地段去,那個小伙子幫她搬了家,並知道她和男友吹了。小伙子隔一段時間把她舊地址的信給她拿過來,並請她出去散心,帶她去逛街, 餓了就請她吃皮薩,她說好下次由她請客。兩個人不時約著逛逛街、聊聊天兒。一天,該由她請客,她只有15鎊了,回家時,沒錢買地鐵票了…….只好實話實說。小伙子說:「我來買,明天我就跟你登記結婚,讓你有合法的身份。」

小伙子的「英雄壯舉」讓她吃了一驚,她不知道他是出於愛情還是好心,也不想利用他的善良,她還沒準備好開始另一次的感情。但是為了生活,她和小伙子辦了結婚手續。

辦簽證時,人家懷疑他們是假結婚,就把女主人公的護照留下了,說要觀察一年。一年中,小伙子經常說:「拿到簽證,你就自由了。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我只是想讓你能跟別人一樣stand on your own feet。」

因為沒有護照,很難找到工作,小伙子負擔兩個人全部的開銷。自己捨不得坐地鐵,從公司走路回家,但是甚麼都不缺她的,為了不委屈她,租的是每月1,400 鎊月租的公寓。當女主人公的簽證批下來時,小伙子興高采烈,完全沒有想到女主人公可能自此離去會帶給他痛苦,而是說:「你終於自由了,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了。」

當然女主人公並沒有離開他,她知道自己撿到了珍寶。他們的婚姻非常幸福。

這兩個故事對我都有啟發——我的同學和這個英國小伙子,完美的生活態度。沒有缺失,而有滿足;沒有痛苦,而有幸福;當人想要得到時,得到的很可能是失去,當人無所求時,他只有得到。

一天,我和先生在摘草莓,我突然有所感悟,問先生說:「你認為『情』是愛嗎?」他愣了一下,說:「是吧。」我說:「不是,其實『情』不是『愛』。」他說:「那甚麼是愛?」我說:「佛家說的『慈悲』才是真的愛,『情』的出發點是自私的;『慈悲』的出發點是為別人的。」他說:「哦?!」先生拉著我的手邁過一行草莓秧,說:「老婆接著說。」我說:「說完了。」呵呵。

我現在既做不到我的那位同學的自在瀟灑,也做不到這位英國小伙子的無私給與,但是我喜歡他們的態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古風悠悠:捨己救人,兄弟爭死
投書:   求得良方  絕處逢生
國家大劇院演床上戲 應驗大淫婦預測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6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