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的奧運後遺症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10萬兵力管制換來的平安奧運,一千餘發導彈人工消雨保住的盛大開幕式,430億美元巨資鋪墊成的北京奧運慶典,讓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們暫時忘記了生活中的煩惱。然而開幕式當天崩盤的股市,次日大跌的樓市,柴米油鹽的煩惱,絢爛一時的煙花過後,中國民眾發現他們還是要回到日子中來。奧運後的中國經濟會往何處去?

《華爾街日報》8月9日發表由Jeff Segal 和 Martin Hutchinson合寫的評論,試圖為奧運後的中國經濟占卦。評論中說,中國通貨膨脹壓力最近有所緩解,這是因為政府對食品和燃料價格實施了嚴格管制。但奧運過後,通脹壓力肯定會捲土重來,意味著補貼下降、價格上漲以及大幅加息。「這可能會給中國帶來奧運後遺症。」

文章寫道:中國的年通貨膨脹率已經從2月份的8.7%回落至6月份的7.1%,略低於中國央行的1年期貸款利率。這與美國及印度等國通脹壓力不斷上揚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但考慮到能源與商品價格飆升一直是全球通脹的主要推動力,中國通脹壓力緩解的情況就有點反常了。

文章分析說,排除奧運前夕數據操縱的因素,中國逐步加大價格管制與補貼力度也是通脹壓力明顯回落的重要原因。中國自1月份起就一直管制著大米與小麥價格;而能源補貼也從200億美元提高到400億美元,從而將本國汽油價格保持在美國價格三分之二的水平上。這些措施可能將公佈的通脹率下拉了3到4個百分點。

「為了辦好奧運,中國已經盡其所能地營造國內和諧氛圍,大力治理空氣污染。北京已經限制了超過1百萬輛汽車上路行駛。一旦奧運結束,上述措施就不再必要。這可能預示著政府會放鬆通過補貼農民的食品價格管制,同時下調能源補貼規模。受此影響,中國通脹率可能會飆升至兩位數水平。」

文章評論說,通脹率將進一步影響到政府的信貸政策。屆時中國央行7.47%的貸款利率和3.33%的存款利率將變得極為不利於遏制通脹。鑒於中國有關部門似乎清楚利率手段對控制通脹的作用,他們可能會決定加息,恢復到正利率水平。不過這又會加大中國在奧運後面臨信貸緊縮的可能性。

「對中國那些透支的小企業和消費者而言,這種狀況可能會使得他們從奧運夢想醒來,無奈地面對現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鞏勝利:五千年盛世與中國「三高」
報告稱今年中國股市可能劇烈震盪
【專訪】伍凡:08年對中共是相當難過的一年
鄭明芳:人權危機迎奧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