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由貿易入超談起

吳惠林

人氣 86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日前,財政部統計處公布今年7月貿易入超4.1億美元,不僅是兩年半來首見,也是9年半以來第3次出現貿易「逆差」。此一訊息一發布引起輿論一陣騷動,在台灣經濟正走向不景氣之路的此刻,更深受憂慮,深怕經濟成長會雪上加霜,這樣的憂慮有道理嗎?

所謂貿易「入超」,指的是「進口大於出口」,而貿易出超就是「出口大於進口」。在一般的新聞報導,往往將「入超」說成「逆差」,「出超」說成「順差」。按一般的了解,「順」是好,「逆」是不好的,而出口大於進口就是「順差」,反之就是「逆差」,豈不就是說「出口大於進口是好事」,反之就不是好現象?由古早以前就有「一切為出口」的重商主義理論之出現,就知道人類早已有此認知,迄今這個觀念還是普遍存在。這實在是一個嚴重的迷思,有必要予以釐清。

其實,由「國際貿易是互通有無」,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就可得知出口不是目的,而是「出口為的是進口」,將自己「本國」生產的好東西交換本國無法生產、或者生產成本較高,而別國能生產或成本較低的好東西,於是相互交易的國家彼此都得利,人民的福祉也能提升。標的物是「能滿足人民福祉的物品或勞務」,不是指錢或貨幣,畢竟錢幣只是「交易媒介」而已,本身並沒有價值。

進一步剖析進出口的內涵,出口是將國內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到國外去,國外買者支付他們國家的貨幣(即外匯)來購買。出口商收取外匯回到本國,必須換取本國貨幣付給本國的生產者,而生產者再以之支付給生產要素擁有者,例如薪水、工資等。生產要素擁有者拿到本國的錢後,可在國內從事消費行為,也可以到國外去消費。前者所購買的東西可能是本國產品,也可能是外國貨。若以出口賺來的錢買本國產品,會促漲價格;若買外國貨就不會,而外國貨往往是本國無法生產或生產成本比較高者,必須強調的是,外國貨就是「進口」來的。

經由這麼簡單的解析,應該可以知道,即使是出國旅遊或到國外消費,也是進口的另一種方式。我們也知道,並不是出口所賺的外匯都要花掉,但即使當時沒用掉,也是準備著未來某一天要用掉,而且也是要購買別國的東西。這種過程就是「國際貿易」,本質是兩國生產的產品互換,亦即「互通有無」,外匯只是一種交易媒介而已。如果出口賺得的外匯不是購買進口品,而是用在本國貨,如此或者讓一般消費品價格上漲形成「通貨膨脹」,或者追逐股票、房地產等資產,致「資產膨脹」形成泡沫投機遊戲。因此,「一切為出口」當然不對,只出口而不進口也是不對,一直維持出超也不是好事,以「順差」來表示出超是當然不妥當的!發布這類資料的政府機構,有必要帶頭導正這個很不妥當的名詞!!

至於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不能將出口和進口分開來看,應該兩者合起來,亦即以整體「貿易」來看。此外,有的學者認為「大陸型或內需型的經濟體,貿易入超就是好事」,反之,「海島型或外需型的經濟體,貿易出超是好事」,也是一種不正確說法,由上文的解析應可明白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吳惠林:葛林斯潘是大師或騙子﹖
吳惠林:馬英九政府「擴大內需」的迷惘
【另眼看名人】真正的企業家許文龍
吳惠林:從遠航事件看航空業前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