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博館舉辦光明視界特展 介紹光電應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七日電)想知道「光」是如何產生的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天起到十一月底舉辦「2008科學季─光明視界特展」,除介紹各種「光」與「電」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從生活中取材,設計出多項有趣的展品,要讓觀眾透過遊戲方式,在歡樂中獲得正確的科學觀念。

科博館展示組助理研究員林志隆表示,光的產生方式有很多種,從遠古的火把、螢火蟲的發光器、愛迪生的電燈泡、日光燈到LED(發光二極體),發光的方式無奇不有。不過,這些自然界和應用科學裡的發光原理,其實可以分成發出連續光譜的「熱輻射」和發出不連續光譜的「激發輻射」兩大類。

林志隆進一步說明,所謂「熱輻射」是指物體因為溫度造成的分子運動而發出的電磁波。科學家發現,物體發出的電磁波分佈會隨著溫度而變化,像太陽光就是來自於太陽表面所發出的熱輻射集。燭火、炭火和愛迪生的電燈泡(鎢絲燈泡)等,雖然也是利用熱輻射來發出可見光,不過因為溫度遠低於太陽,所以發光效率非常差。

林志隆說,許多尼龍材質的布料在可見光看起來是不透明的,可是對於近紅外線卻幾近於透明。在這項特展中的「透視眼」單元,觀眾就可以透過紅外線攝影機,看看模特兒衣服底下有什麼東西。

除了加熱物體產生熱輻射之外,林志隆表示,「激發輻射」是另一種很重要的發光方式,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日光燈、省電燈泡(其實是偽裝成燈泡的日光燈)、水銀路燈、HID車燈、LED燈、螢光棒和螢火蟲的發光器等,都是利用激發輻射的發光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