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交通部:高鐵需整體配套考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日訊】(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高鐵公司虧損達到「實收資本額」的一半,為了挽救虧損問題,政府終於出面,協商銀行團降息。官員指出,「高鐵」已經到了「要處理的時候」。

分析高鐵的財務問題,官員坦承:高鐵公司參與投標時所評估的政經環境與現實相差太大,再加上高鐵「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的運輸工具,因此,高鐵的營運要達到損益平衡,還需要很多的努力。官員認為:高鐵公司的票價都必須通過政府的把關,就算越來越多民眾使用高鐵,高鐵公司也不可能透過不斷調高票價,來彌補虧損。

台灣高鐵協調銀行團降息,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始終陷入僵局,不過,媒體披露,在交通部長毛治國的出面下,終於露出曙光,以兆豐金為主的銀行團,也承認部分貸款利息有調降的空間,但仍有部分行庫不願意點頭。

毛治國對此低調表示:並非交通部主導,而是基於高鐵建設是三方合約的精神,協商利息的調降,他並簡短的指出,主要理由是到了「要處理」的時候。觀察高鐵公司虧損已經達到實收資本額的一半,載客率遲遲無法穩定的保持在五成以上,也怪不得主管機關要擔心。

官員私下指出,高鐵公司當時參與投標時所預估的搭載率,票箱收入,以及整體政經發展情勢,與現在的實際狀況,有「很大的落差」,高鐵出現營運上的虧損,也是其來有自。但高鐵已經取代了航空,仍然無法填飽肚皮,萬一將來國道客運,台鐵也都被高鐵取代,高鐵公司取得獨佔地位,卻仍然賺不到錢,是否就可以回頭漲價,對消費者予取予求?

對此,官員分析指出,可能性很低,首先,高鐵的設站地點有限,便利性仍不及台鐵及國道客運,更不可能完全取代,其次,依照合約,高鐵票價必須經由交通部審議,雖然高鐵是BOT計畫,但仍然需要兼顧大眾運輸的整體考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