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中國相聲史《細說八角鼓》﹙上﹚

全堂八角鼓

*歷史背景︰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代的鼎盛時期﹙西元1662-1795年﹚,為各種雜耍藝技的繁榮提供了較充分的條件。這些皇帝都曾提倡宣講《聖諭廣訓》,以鞏固統治;演唱《大有年》、《萬民樂》,頌揚「八旗一統、國泰民安」。雖對各種小曲屢頒禁令,但他們自己卻熱衷戲曲、雜耍,眈於享樂。

其中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到處觀戲聽曲,徵召評彈等藝人進京獻藝。每年坤寧宮祭灶,還坐在正炕上,自由擊鼓,唱《訪賢》一曲,這就推動了民間技藝的發展和交流。同時,承平日久,旗籍子弟逐漸廢棄騎射生活,加以按月發取餉銀,生活富裕。因此當票友、走票局,演唱「全堂八角鼓」,自娛娛人,蔚成風氣。如此學唱之後,開始進雜耍館、走堂會,實現了漢族民間技藝和滿族技藝互相交流的情勢。

*民間技藝︰

雲遊客﹙人名﹚在《江湖叢談》中載雲︰「康乾時代,歌曲暢興,各貴族家中遇有喜慶之事,皆有請堂會,奏以各種高貴昇平的歌曲。其時最盛行的為『八角鼓』,相聲這種藝術就是由『八角鼓』中產生的。」

「八角鼓」是「全堂八角鼓」的簡稱,屬於綜合表演的技藝。全堂包括「鼓」——八角鼓、「柳」——小曲、「彩」——戲法,具體形式有五音大鼓、雜牌子曲、琴腔、大岔曲、逗哏、棗核兒腰節、聯珠快書、拆唱八角鼓、雙簧、變戲法等。

此外,民間技藝還有「象聲」﹙口技﹚、「評書」、「什不閒」、「蓮花落」、「南版馬頭調」、「京韻大鼓」、「北板大鼓」﹙梅花大鼓﹚等。「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滑稽突梯,令人噴飯」,對相聲的形成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拆唱八角鼓︰

八旗子弟演唱的「拆唱八角鼓」不以正旦、小旦為主要角色,而改以丑角為主要角色。嘉慶三年﹙1798年﹚刊行的戴全德﹙人名﹚《潯陽詩稿》有一首小曲描述了「八角鼓」的演出情景︰

「『花柳調』八角鼓,武藝高,夥計三人嗓子好。作正的打鼓彈弦子,丑角是站著。傢伙響動開唱,曲詞新鮮,嗓子脆嬌;丑角逗哏堪笑,脖子打腫了。可愛初次聽,真暢快,可惜再複說,俗氣了。」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兩種角色。根據故事內容,人物多少,由三至五人分包趕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節目為多,彈弦的也兼唱一、兩個角色。演唱時,僅丑角一人化妝,即以丑角為主。唱詞之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諢的說白成分,這些插科打諢大都游離於故事情節之外,只是為了逗笑。

「拆唱八角鼓」包括「說」、「學」、「逗」、「唱」、「吹」、「打」、「拉」、「彈」八項技藝,其中又以「逗」最為重要。從現有的資料看,丑角的「逗」與相聲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十分類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的醜角的插科打諢。清初,北京盛行高腔,並有「八角鼓岔曲」即源於高腔脆白的說法。

*八角鼓之逗哏︰

「拆唱八角鼓」的逗哏由三個人表演,與今之相聲的「群活」酷似;邗上蒙人《風月夢》是反映清代揚州生活的小說,其中描述了「八角鼓」中逗哏的情景︰

「三個人上來,將桌子擺在中間,有一個拿著一擔大鼓弦子坐在中間;那一個拿著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人抄著手站在右邊。那坐著的唸了幾句開場白,說了幾句吉祥話,彈起大鼓弦子,左邊那人敲動八角鼓。那坐著的唱著京腔,夾著許多笑話。那右首的人說閒話打岔,被坐著的人在頸項裡打了多少掌,引得眾人呵呵大笑。這叫做逗哏。揚州不行,北京城裡的王公大臣宴客總少不了的。三人說唱了一回,退下。」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