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芝:給大溫中華會館諸老「洗洗腦」

趙靜芝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給一群前輩「洗腦」,有點失禮,且這些老先生大都又是「德高望重」的著名或者非著名的僑領,實在屬於冒犯。老了,經常弦會調不准。守舊但不能迂腐,擁戴但不能愚忠。如果老糊塗過度到老頑固,那麼再不給他們點撥一下,恐怕就有點對「領導」不負責任了。

最近碰到兩件事情,都和百年老店溫哥華中華會館有點關系。其一; 前兩天打開當地的幾張華文報紙,赫然出現一則非常特別的「廣告」—–溫哥華僑界關於胡錦濤主席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講話座談會簡報。在一通「一致認為」、「堅決擁護」之後,排名不分先後其實很分先後地列出了30多個連署單位,領頭的就是中華會館。作為一個在當地注冊的知名慈善團體經常搞這種花裡胡哨不痛不癢的「政治表態」,直覺感到有點「假」。其二:2月1日每年一度的溫哥華華埠大游行,今年再次無理由拒絕溫哥華法輪大法協會參加,該協會收到的書面回折的簽署人據說就是大溫中華會館的副理事長朱老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冷冷的,覺得有點「過」。

這一「假」一「過」,恰如其分地凸顯了如今溫哥華中華會館那群人和加拿大多元文化以及民主價值觀之間的不協調,他們試圖代表「僑界」的企圖心以及單一偏頗立場的排他性,令自己不斷被別人打上濃重的標簽,由它來代表僑界其實非常「山寨」。

先說說「假」,說它「假」是因為這種立場表態基本上是屬於「作秀」,和他們所要達到的目的南轅北轍。「簡報」中的六點內容空洞無物,既不會得到台灣朝野的認同,也不會引起中共高層的啟迪,只是一種「形式大於內容」的宣誓,而溫哥華的這種「宣誓」更帶有牽頭人個人的喜好。明明就是「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的活動,偏偏要把「胡錦濤講話」扯進去,搞得整個句子裡因為缺少動詞根本不通。乍一看,還以為是胡錦濤關於《告台灣同胞書》的講話已經30年了呢,後來想想不對,三十年前胡還在西北水電站當工程師呢。中華會館的這個姿態,和他們過去紀念「反分裂法」發表多少周年的活動一樣,只追求政治正確,根本不顧及實際效果,更不會體恤台灣同胞感受,所打的「溫哥華僑界」也是虛張聲勢,難怪中領館新來的副總領事都會感到分外「驚喜」。

中華會館連續7年拒絕在加拿大合法注冊的特定團體參加,再說說「過」年。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全民同慶本不存在異議,但而且不提出任何理由,似乎有點太不近情理。你可以不贊成一些協會的觀點,也可以給參加活動的團體提出一些要求,但不能以自身的立場好惡為標准取消一個團體與本族裔民眾共度佳節的權力。而且,據我所知,溫哥華法輪大法協會的扇子舞、荷花舞、唐裝舞以及管樂隊、腰鼓隊深受當地政府和群眾的歡迎,並連續多年在大溫地區主流社會的遊行取得大獎。因為「政治原因」把他們排除在本族裔的傳統節日活動外,是不是有點「政治掛帥」的味道?這是21世紀的加拿大不是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大陸啊。況且,無論是美國紐約的法拉盛還是洛杉磯華埠,從來沒有拒絕過法輪大法協會的節日游行,溫哥華為什麼要如此特別?

我知道朱老先生也有難處,因為溫哥華中華會館的背後站著一個貌似強大實則羸弱的專權機器,這個機器最得心應手的就是熱衷豢養對它言聽計從的家丁,而歷史反復證明凡是跟著起哄的除了極少數人之外基本都沒什麼好下場。中華會館的諸位老先生年輕的時候,可能都有一段「紅色記憶」吧,傷疤好了傷痕猶在,伺候專權者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們沒有道德底線,正如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所言,都是「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我知道中華會館的諸老不會真糊塗到為獨裁專制擦皮鞋的地步,但倘若總是按照中共的是非觀行事,這不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社會所樂意看到的,相信也不是廣大新老移民所由衷首肯的。

三次訪問過加拿大的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華僑是革命之母」。中華會館如果還把專權的淫威當做「搖頭丸」服用,真是愧對你們一直敬仰的這位先人。末了,盼中華會館領導班子加快年輕化建設,多提倡「五湖四海」,不能搞得「暮氣太重」,這年頭不「與時俱進」就要被修理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趙靜芝:「手太狠」總是欺負「心太軟」
趙靜芝:「1000個間諜」究竟「惹」了誰
趙靜芝:別把加國政府當「好捏的柿子」
趙靜芝:「大刀」向告密者的頭上砍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