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帥:禁穿睡衣上街與弱國心態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訊】為迎接明年世博會,上海正在進行一場「睡衣褲不出門,做個世博文明人」的文明勸導活動。原本為上海市井文化一景的穿睡衣睡褲上街現象,被提升到國家臉面的層面。

  有人說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城市文明與個人自由之間的衝突。按照專家的觀點:「傳統自由主義對個人自由劃出了兩個邊界,一是自願,二是不構成對他人的傷害。這裏的『他人』更強調的是公共性……政府機構應該是公共性格的示範,而不是具體公民公共性格的強制塑造者。」以此很容易判斷該不該禁。

  在此想討論的是另一個問題。上海禁止穿睡衣睡褲上街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世博會時會有很多外國人到上海參觀,不能丟上海,乃至國家的臉面。假如穿睡衣睡褲上街是影響了城市形象、國家臉面,為何要等到世博會才予以禁止?上海早已是國際化大都市,平時老外就多了去,難道平時就不丟上海的臉麼?按照這一思路,是不是世博會之後又可以穿睡衣睡褲上街了呢?

  既然穿睡衣睡褲成為了上海市井文化一景,既然國人這麼多年都能看得并習以為常了,為何老外一來了就看不得了,就要禁止了呢?這是不是多少有點「仰視」老外的意思在裏邊?這是不是一種「弱國」心態呢?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在一篇文章中列舉出了目前國人的種種「弱國」心態,其中一條是:對別人的評論十分在意。別人說好,就喜出望外。

  因此,我們往往喜歡把自己裝扮得一塵不染拿給老外看,為的是能換來他們一個個地對著鏡頭說:「中國,OK」。似乎只有這樣才證明某次展會是成功的,某個地方發展是迅速的。

  家裏有客人來,難道不需要打掃一下衛生麼?這樣的觀點來解釋禁穿睡衣睡褲或許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如果家裏原本有些髒亂,我們一番突擊清潔後并以此誇耀家裏是如何整潔,是不是有些虛偽和做作?

  世博會確實需要文明,包括城市文明、國家形象在內的文化軟實力也迫切需要得到提升,然而如果我們簡單地把整潔的街道,光鮮的衣服,全民都會幾句英語就當成文化軟實力的話,一方面是好大喜功,一方面是自欺欺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拿什麼和你們共克時艱?
中國的芯片有多爛 工作十年的工程師告訴你
網傳大陸將爆發「雪崩式」返貧
【網聞】教育是中國最大的假冒偽劣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