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駁回昆省水壩建設案 居民將付更高水費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如慧澳洲編譯報導)昆士蘭省政府13日表示,由於聯邦政府駁回Traveston Crossing水壩建設計劃,昆省東南部的市民每人每年至少要多支付50澳元的水費。

根據澳新社的消息,昆省資源廳廳長羅伯遜(Robertson)週四與聯邦政府水利部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討論了聯邦政府否定水壩工程這一決定所帶來的影響。他說,上述數據是基於兩個方案建設成本之差而作出的一個初步估算:建水壩的成本約合18億澳元,而方案B,即建設兩個海水淡化工廠則需要更大的投入。

由於海水淡化工廠必須在2017年投入使用才能填補由於駁回水壩方案造成的供水短缺,羅賓遜要求聯邦政府現在就為海水淡化工廠的建設注入資金。目前工廠的建設成本還不清楚,但2007年黃金海岸的Tugun工廠就耗資12億元,因此這兩個工廠的建設成本至少在50億元以上。

他指出,聯邦政府有責任幫助昆省政府。而且到2030年,還需要再有兩座海水淡水工廠投入使用。

本週五,羅賓遜對記者說「到2017年,建設成本只會不斷上升。」而最關鍵的是「投下去的錢怎麼都得收回來,因此,蓋瑞特(聯邦政府環境部長)的這一決定將導致昆省東南部的居民在今後不得不支付更高的水費。」每人每年多付出的50元是基於現在的澳幣價值,而且用他的話來說,只是「非常粗略的估算」。

身為參議員的黃賢英對記者說,聯邦政府願意和省政府繼續討論這個話題。她說「本屆政府在城市供水的投資方面已經建立了很好的政績」。在她看來,各省政府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解決缺水問題是省政府自己的事情。

羅賓遜說由於水壩方案被否定,省政府目前正在重新評估備選方案。他認為,至於循環水利用,暴雨積水和雨水利用,或者實施用水限制等作為海水淡水工廠替代方案的建議,對其可行性的分析都過於「簡單化」。

他說:「我們所討論的是每年能實現1500億升供水量,每天供水量可達2億升的水壩工程,如果說有任何一個現成方案能彌補這一缺口,這種認識太過簡單化了。」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把水壩建設提上日程……因為這是我們能夠彌補2017年以後將面臨的供水不足的唯一辦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水錶出問題 水費暴增逾2倍
台消保會研議契約範本 確保自來水用戶權益
時事評論:市政罷工與苗大偉棄選
省水墊片25號全台首次發放第一波41萬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