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2012 末日 危言還是惕勵?

李子衿

標籤: ,

【大紀元12月11日訊】電影《2012》的上映,再現科學家對馬雅古廟石碑「地球會發生完全的變化,進入新的時代,或迎向完全滅亡的結局」預言的解讀,重燃人們對世界末日是否真會來臨的議題及恐懼。其實,有關末日到來全盤皆墨的預期未必成真,一切現在人所看到的亂象,包括氣候的反常、生態的變化,反倒可能是震盪轉折邁向更好的前端。地球在自我更新,重新恢復生機,一切人的生活程序包括投資,都該正常的運轉與進行。正如置於室中腐爛生蛆的蘋果,誰不扔它,誰就是幹壞事;而蘋果正逐漸恢復生機,即將變得芬芳四溢,此時誰要扔它,誰就是幹壞事。

預言可以參照,卻不可盡採;相對地,對其漠視,也是偏頗的極端。一場百年難見的金融海嘯,令人痛定思痛重新找回生活的儉樸;種種出現的末日前的跡象與徵兆,也在提醒人趕快調整步伐,找回人真正的自我。投資是人正常生活的一個環節,當滿足基本生活所需,行有餘力則做儲蓄或(與)投資。投資是寄望未來,期待帶來人類全體而非僅僅一己的美好;對未來不抱希望,難道要孤注眼前、及時行樂,加劇末日瘋狂、加速世界末日的到來?

然而投資不當,貪婪推升泡沫,卻也是歷次金融風暴的禍源。在後金融海嘯時代,各項經濟數據連番飛升,就在人即將忘卻過去嚴峻教訓之際,一場「杜拜危機」,衝擊全世界市場及人心。這些年杜拜大興土木,掀起的杜拜風華、令人稱羨的杜拜經驗,使得外資趨之若鶩,造成房價飛漲,終至暴跌引發危機。杜拜債務危機也使得浙商等中國客在杜拜的投資慘賠,大陸金融機構中國建設銀行在沈寂數日之後終也坦承踩到地雷,成為杜拜金融神話破滅的受害者。同樣地,資金推升的股市、樓市泡沫,也正扒開中國被視為後海嘯救世主地位的假象。

永續正確的投資,是穩固經濟的基礎,但當貪慾佔上風,只想賺的多,常將一些警訊拋諸腦後,失去該有的注意。在種種讓生活浮華便利的變革之中、在每天接受到的海量訊息中,導致投資行為過於樂觀甚至投機。那麼,這一切在所謂2012年地球末日到來前,對我們的投資意味著什麼呢?不做見獵心喜的短線追逐者。眼前推升的泡沫,皆非投資的理想標的,泡沫期間,短錢炒作者,通常摔得鼻青臉腫、甚至血本無歸,長期投資才是避免血本無歸的明智之舉。當嚴峻的情勢出現時,當思過去從金融海嘯倖存下來的唯一途徑,就是堅持誠信、拒絕貪婪,挺過衰退、走出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2012外一章「台灣大劫難」(3)
專家警告:2050年上海或被海水浸泡
宇明:從台灣大劫難看美國大劫難
澳洲各省將制定省會城市發展規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