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36歲機長自殺 可能與辭職難有關

標籤:

【大紀元3月13日訊】近日,廈航一名36歲的馮姓機長在家中自殺,這名年輕機長在遺書中留言:「生活太壓抑……」
   
據《海峽導報》報導,中國「航空案第一律師」張起准在獲悉該機長自殺後,寫下了上千字的感言,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這篇文章在全國各大網站上引起熱議,張起准說,據他瞭解, 馮的壓抑與飛行員辭職難有關。「希望這份沉重的代價能夠喚醒我們,為改善飛行員的生存環境做點兒什麼,別再讓飛行員迷失自我。」
   
一名飛行員說:「印象中的大馮,是一個快樂的人,只要有他在的場合,很少有冷場的時候,風趣幽默,為人誠懇,正直,樂於助人。在工作上,他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人,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廈門航空公司的很多關於飛行的手冊,都是出自他的手。」
  
據馮機長同學介紹,馮經常參加同學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很活躍,是一個好人,性格也開朗。「他很善良,不願意給任何人添麻煩,也不願意給組織添麻煩。」

同事:想離職真不容易

馮機長在大家的視線中消失近半個月之後,被發現死在家中,推測自殺時間是2月中旬。,張起准的博文中透露,馮機長曾發出寧可去非洲,也不願在廈航的感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名優秀機長,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一名飛行員說,飛行員內心所承擔的壓力和責任是常人無法理解和想像的。原廈航機長陳建國最近正和廈航打辭職官司。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大部份和馮機長在一起聊過天的同事都知道,他一直要離開這個地方!不過從來沒有人想過,他是這樣悲壯地離開!」
  
但是,既然覺得這個環境壓抑,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呢?對此,陳建國說:「飛行員要辭職太難了,公司都在提起天價索賠,就像我想離開公司,他們就向我索賠900多萬元,這比我在廈航12年收入總和的5倍還多。飛行員如何付得起?」
  
陳建國說:「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勇氣,選擇這樣離開?而這裡又是什麼樣的地方,讓他這樣決意離開?飛行員,應該還有更多的選擇!」

廈航工會一名工作人員也說:「馮機長的死,應該與體制有關,飛行員不能正常辭職。」
 
中國「航空案第一律師」張起准的博文

廈航一位年輕有為的機長,留下簡短的遺書而選擇了結束生命,他說:生活太壓抑了!我為這位年輕的機長深深的惋惜,雖然他的遺書只有簡短的幾個字,卻讓人感覺如此沉重!
  
作為飛行員,往往被人們羨慕的眼光所包圍,平均幾十萬的年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而且,由於我國飛行員資源的短缺,很多航空公司對於飛行員求賢若渴,高薪納才,所以,把飛行員比喻成「香餑餑」一點都不誇張。但是,身為一名「香餑餑」,這位機長選擇結束生命,多少有點兒讓人們匪夷所思。其實,這不得不從飛行員背後的辛酸講起,而這些,也往往被人們所忽略。
  
且不說,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由於金融危機影響,使得航空公司的經營面臨著嚴重考驗,對於飛行員的需求暫時有所減少。更多的飛行員選擇保持工作穩定,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選擇跳槽,也許用「委曲求全」這個詞,也並不為過。
  
甚至有一些人作出飛行員從「香餑餑」變成「大白菜」的言論,對此,我並不贊同。飛行員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因為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集體返航」事件以及辭職事件而備受矚目,雖然當前返航事件漸漸平息以及由於經濟不景氣,飛行員辭職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從此「天下太平」。我們依然需要從各種機制和政策上關心飛行員,而這一切,最根本的依然是為飛行員辭職和流動提供合法的保障和渠道,需要各航空公司嚴格遵守和執行《勞動合同法》,而不能利用當前經濟不景氣,飛行員求穩定的客觀條件,肆意侵犯飛行員的合法權益,「乘人之危」。
  
因為,憲法賦予了我們每一個公民的權利是平等的,是任何人不能肆意剝奪的。飛行員作為勞動者,他們享有《勞動合同法》所規定的一切權利。如果航空公司依靠自己的優勢地位,不去尊重飛行員,對他們的權利進行肆意的踐踏,便是一種違法行為。當飛行員利用法律武器為自己爭取正義之時,更不應該利用各種手段去干擾司法的公證,企圖置他們於死地!
  
對於自己所享有的權利,飛行員不應當輕言放棄。存在的不一定就為合理,見慣不慣的順從,只能會造成自己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劣,使得那些肆意踐踏飛行員權利的人更加膽大妄為。
  
中國有句古諺,「自助者天助」,飛行員作為高素質的人才,應該更加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行業主管部門也應該真正的為飛行員著想。但讓人感到可悲的是,與《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相悖的104號文件以及五部委文件,至今沒有廢止!可以說,這也是造成當前飛行員辭職困難重重的癥結所在。主管部門對此不應一味迴避,而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曾經通過黃河委員向兩會提交了制定飛行員條例的提案,我認為,對於飛行員權利的法律保護,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進行完善,而不應該是以滯後的法律當作擋箭牌,得意洋洋的「以不變應萬變」!
  
另一方面,航空公司的工會組織不能形同虛設,應該經常組織活動,聽取飛行員的意見和建議。航空公司的各級管理人員,更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其位就應當謀其政,不應當把飛行員當作廉價的勞動力,在他們面前作威作福。而是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更好的為他們服務。對於那些欺上瞞下,違法違紀的管理人員,更應是繩之於法。對他們的仁慈,便是對飛行員的殘忍。對他們的縱容,便是對飛行員最大的傷害。
  
而且,從社會的角度來講,我們更不能以三分鐘熱度來關心飛行員,而是應該積極促成飛行員權益保護最根本問題的解決,發揮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只有這樣,飛行員的權利保護才能真正的形成機制並能真正有效的實施!
  
飛行員在辭職過程中,往往會遭遇東家的天價索賠,而且往往是與東家陷入僵局。很多飛行員向公司提出辭職後,會遭受到各種各樣的打擊報復以及誣蔑和侮辱,堂堂七尺男兒,每月僅靠最低生活保障金而生活。不僅如此,有時候家人也為此受到牽連,家庭的幸福生活僅僅因為他們行使自己正當的辭職權利而蕩然無存,甚至還會為此妻離子散。
  
他們彷徨、無奈,有時不得不要放下自尊,也不得不忍氣吞聲,對一些侵犯自己權益的事情學著習以為常。除了這些比較現實問題之外,飛行員職業的損害更是讓人心生恐懼。根據一些報告數據顯示,從事飛行員職業會對其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例如,據相關文獻報導,人腦完全缺氧時間超過6分鐘就可以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腦死亡。
  
飛行員在飛行時,精神高度集中,中樞神經細胞的耗氧量增加,加之高空空氣稀薄,氣壓變化大,使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降低,造成了所謂不完全缺氧, 即細胞供氧、代謝障礙。從而導致了中樞神經細胞的功能損害甚至死亡。而且,飛行員在高空受高空輻射、極地輻射、太陽風暴的影響,血液細胞壽命很短,如:極地航線會造成飛行員血小板數量急劇降低。且易發生血液系統細胞低分化。
  
也許,當你看完這些諸多的職業損害之後,對於飛行員職業的羨慕便多少會轉為望而卻步。往往在耀眼的光環之下,都包含著一言難盡的辛酸和苦楚。可以說,飛行員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換來了人們所羨慕的年薪和社會地位。
  
廈航年輕機長的辭世,是中國民航的損失。我們在深深惋惜的同時,更應該不斷的反省。其實,飛行員都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不論是從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心理壓力承受的程度來看,都超過一般人。為何一名優秀機長,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為什麼在外人看來是那麼一份感到自豪和驕傲的職業,會讓這位機長發出「生活太壓抑了」的感歎?一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會因為其生活境遇而發生改變,一位年輕機長到底遭遇了什麼,而使其變得消極厭世而最終悲觀的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
  
而且,還發出寧可去非洲,也不願在廈航的感歎!更何況年僅36歲的他正處於職業的黃金時期!這位年輕機長自殺的消息也讓諸多業內同仁感到震驚, 很多飛行員也在網絡上對他們的這位優秀的同事進行了悼念,有人說,「馮哥是個單純善良,像張白紙一樣的好人……一個好好的人,居然在廈航十幾年後居然是這樣悲慘的結果!!!」在他們悲傷的情緒中,我也感受到他們的無奈。逝者已矣,希望這份沉重的代價能夠喚醒我們,為改善飛行員的生存環境做點兒什麼吧,別再讓飛行員迷失自我。
  
最後,我希望,飛行員這個特殊群體再次在媒體亮相時,不會再與「天價賠償」、「飛行員辭職難」等字眼相提並論。更希望,像廈航年輕機長這樣的悲劇能夠避免!飛行員不是金絲鳥,束縛了他們的翅膀,只能毀掉他們的人生!在此,我想借用走了的飛行員同事的一句話,希望他「在天堂裡沒有壓抑,像天使一樣,永遠快樂的飛翔!」年輕人,一路走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航空英雄機長:遭遇鳥擊時一陣絕望
哈德遜河上英雄機長上電視談驚魂經驗 
媒體聚焦英雄機長和機組成員
參加夫婿冥誕 911遺孀搭上死亡班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