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投機味濃 操作宜審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台股在農曆年開紅盤後,選擇走自己的路,不但和頻頻破底的美股脫鉤,漲幅甚至在全球一枝獨秀,一個半月來大漲十七%,其中少數沒有基本面的個股漲幅都達一倍以上,主張謹慎的法人指出,目前盤面投機色彩越來越重,雖然在軋空行情支撐下,短線不易回檔,但操作仍應審慎。預計本波行情可能會在4月初告終,投資人屆時則要留意出場時機。

行情可能會在4月初告終

根據投信統計,農曆新春以來,共有十三檔個股漲幅超過一倍,不過檢視這些個股,幾乎都是十元以下的雞蛋水餃股,去年業績幾乎都是以虧損收場,股價能大漲,當然在被賦予轉機的前景外,特定資金進場也是主要原因,畢竟,第一季本就是上市櫃公司「畫大餅」的季節。

如以類股漲幅來看,橡膠、電子、水泥、觀光類股漲幅都超過兩成,而且幾乎都跟中國的振興經濟政策有關,包括家電、PC、汽車下鄉,還有擴大內需公共工程;至於觀光類股,則與受惠於開放更多陸客有關。

中國振興方案多畫餅充飢

但法人強調,中國的振興經濟政策對沒有購買力的農民都是畫餅充飢,許多研究機構也警告,這些政策對台灣上市櫃公司幫助極為有限,觀光股更要當心跟去年如出一轍的開高走低,投資人不宜盲目相信炒作題材,以免接到最後一棒。

法人指出,相關股能大漲,在業績面除了與回補庫存有關外,資金行情與軋空行情才是主要的推手,因此,短線已經大漲超過一倍的股票,尤其靠的是轉機題材的個股,現階段還是少碰為宜。股價淨值比還低的傳產股,短線若尚未起漲,而打底時間也足夠,可以少量承接。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