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遠哲:核能是選項 不能排除在外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15日電)中央研究院士李遠哲今天表示,若下決心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核能是一個選項,不能把某項技術排除在外;核能發電技術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政府也應做很大的改變。

98年全國能源會議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李遠哲於記者會中做以上表示。

李遠哲表示,從科學觀點來看,目前95%核原料發電的能量最後會變成核廢料,是相當不理想的情況,但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觀點,核能發電有正面之處。

不過他表示,核能發電最大問題卻不在此處,以核四為例,過去台灣興建核四廠時,一個擔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委員長的朋友告訴他,台灣不要向美國買,因為美國已有20年沒有興建核電廠,應向法國買,除了規格標準化外,還有500人團隊可隨時處理問題。

李遠哲表示,台灣最終卻向美國買,這是政府作事情的方式,不是科學技術本身的問題。

行政院今召開為期兩天的全國能源會議,場外有多個環保團體抗議,高喊核四不安全、反對增加核機組等,對此李遠哲表示,推動核能發電是政府怎麼做的問題,不能把某個技術排除在外。

他表示,台灣有3個核能廠,第 4個也快要啟動,有些核能發電廠已興建、土地已污染,應盡量好好利用,但核能發電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在很多人研究燃料用到最後可不產生污染而且安全,若如此,反對核能發電者應會減少。

李遠哲表示,他以前講過贊成非核家園,但非核不是本世紀前50年可做到的,核能發電將是一個過渡技術,非核家園可能到了這個世紀後半葉可以做到。他強調,政府應儘速提升能源效率、民眾應儉樸生活。

他表示,陽光、海流、風力等再生能源,每個都有各自的問題,哪些再生能源適合台灣發展、該如何運用台灣的土地等,需要仔細評估,也需要大家討論。

李遠哲表示,政府政策很重要,不應盲目相信再生能源可達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台灣是能源輸入國家,應透過國際合作解決能源問題,否則即使台灣遍地都是核電廠,也不能滿足台灣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