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國經濟不會很快復甦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華盛頓報導)美國的先導經濟指數下滑,企業對經濟前景憂慮增加,市場對銀行盈利報告持懷疑態度。多種因素觸發了悲觀情緒的上漲。

投資人懷疑銀行財報可靠性

市場的風向又變了。投資人對銀行系統的正面消息不再歡欣鼓舞而是投下了懷疑的目光。儘管美國銀行(BOA)公佈的一季度財報顯示盈利好於預期,但是市場並沒有對它的股票予以追捧。這跟最近高盛銀行等金融機構公佈財報之後市場出現金融類股熱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大股指大幅度下滑,道指跌幅持續保持在200點以上。金融類股遭到強力拋售。曾經擔任美聯儲達拉斯銀行副行長的傑拉爾德‧奧德里斯科爾(Gerald O’driscoll)對美國之音說,在一些大銀行的財報出來之後,人們在冷靜之後開始懷疑這些報告的可靠性。

「對於花旗銀行,人們並不認為它的盈利是真實的,可能只是記帳方法改變所產生的。債務得到減記之後利潤就增加了。這並不是盈利的可靠來源。美國銀行的情況也類似。所以人們是以負面的眼光來看待它們的財報的。」

先導指數下滑 企業界悲觀

推動市場改變風向的還有兩個因素。一是紐約民間經濟研究機構「會議委員會」公佈的3月份先導經濟指數,和全國商業經濟學協會公佈的4月份產業狀況調查報告。先導經濟指數在3月份下滑了0.3%,跌幅超過專家的預期。這項指數在過去的九個月裡都沒有出現增長。不過,前兩個月的指數下滑幅度小於預期,引起人們對經濟衰退觸底的希望。會議委員會的專家肯.格德斯坦認為,3月指數顯示,衰退可能不會在夏季結束之前有根本性改善。

全國商業經濟學協會的報告說,有93%的受訪者認為今年美國的GDP會出現負增長。1月調查時,持這種觀點的人為78%。在認為經濟會收縮的人中,超過半數認為,今年經濟收縮的幅度會在兩個百分點以上。這顯示企業界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明顯加深。該協會的經濟學家薩拉.約翰森對媒體表示,經濟處於過渡階段,但顯然還沒有到達一個轉折點。

復甦需要長時間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美國經濟中出現了不少積極的數據。從個人消費到銀行財報,從政府刺激經濟的努力到消費者信心的提升,人們從這些變化中看到了希望,開始擺脫去年年底時那種對經濟徹底絕望的心境。

市場上的悲觀情緒捲土重來是否意味著最近出現的一些積極變化只不過是一種假象呢?而實際經濟狀況並沒有任何顯著的好轉呢?

現在在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的奧德里斯科爾對美國之音表示,事情不能簡單對待。

他說:「我們現在正處於非常動盪的階段,無論是經濟的實際狀況,還是人們樂觀或悲觀的立場。如果說我們進入了復甦階段,這個復甦也是剛剛開始,市場起起伏伏會非常頻繁,不會很順利。經濟出現一些好的跡象也是真實的,但壞消息一定還會不少。金融行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經濟短期內不會好轉?

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經濟研究部門負責人的斯蒂芬‧達納韋(Dunaway)的看法更為謹慎。他認為,前一階段市場的樂觀情緒過於輕率,現在還不是談論經濟衰退是否已經觸底的時候。

達納韋對美國之音說:「這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家庭第一次遇到這麼糟糕的財務狀況。通常推動經濟走出衰退的主要動力是消費者支出恢復增長。但這次不行。家庭債務太大,財富縮水過多,工作丟失太多,要指望消費得以恢復推動經濟增長是不太可能的。」

達納韋現在是美國外交關係理事會的資深研究員。他認為,把美國經濟拖入衰退的種種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消費者依然深陷困境,金融系統和製造業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出現重大好轉。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表示,現在還不是談論何時觸底的時候。達納韋估計,今年美國經濟會一直在疲軟中掙扎,如果出現任何好轉都將是明年的事情。

相關新聞
避免向國會要錢  美政府考量銀行紓困換持股
台灣健保成效研討會21日舉行
美國人再沒錢也不能委屈了寵物
美經濟衰退或導致流浪人數增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