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中的「鯰魚效應」與「分權管理」

人氣 82
標籤:

一次與單位的同事就企業管理這個話題進行討論時,我提出了誰是企業領導者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很少有人提起,看起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同事們脫口而出:老闆。

其依據是雖然企業中有不少冠以總監、經理等各種頭銜的人,但他們都是被老闆管理的管理者或執行者,只有站在最高位置發號施令的老闆,才是企業的領導者。

一家酒店的老總在一次酒店行業發展研討會上作報告時,一位聽眾問:「你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請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酒店老總沒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沒有把圈畫圓滿,留下了一個缺口。

他反問道:「這是什麼?」台下聽眾七嘴八舌地報出答案,但卻沒有說出真正的本意。他笑了笑說:「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兩個例子,涵蓋了企業管理中的兩個問題。其一是「鯰魚效應」的激勵精神,通過激勵產生上進的因素,帶來積極的影響。其二是「分權管理」的激勵作用,通過權力下放給每一位職員自主發揮的空間,讓下屬去補上老闆決策後沒能畫完整的圓。

留個缺口給他人,並非是管理者的能力不強,實際上,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帶有全局性的圓滿。給猴子一棵樹,讓它不停地攀登;給老虎一座山,讓它自由馳騁。唯有如此,員工的創新能力才會提升。而「鯰魚效應」所達到的效果則是刺激,管理者對員工的刺激,不是製造緊張,更不是施加壓力,刺激是外界事物作用於生物體,使事物產生積極的變化!

一個關於刺激的故事,道出了鯰魚在群體環境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對於企業管理,故事所帶來的意義十分深刻。挪威人愛吃沙丁魚,但是當漁民將捕撈的沙丁魚運回港口時,發現大多數沙丁魚已經死了,死魚賣不上價,怎麼辦呢?聰明的漁民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沙丁魚的天敵——鯰魚與沙丁魚放在一起。

每當漁民出海捕魚時,總先準備幾條活躍的鯰魚,一旦把捕獲的沙丁魚放入水槽後,便把鯰魚也放入水槽,鯰魚因其活力而四處遊動,偶爾追殺沙丁魚,沙丁魚因為鯰魚的追趕而高度緊張,於是便四處逃竄,把整槽魚攪得上下浮動,也使水面不斷波動,從而氧氣充足,由此保證了沙丁魚活蹦亂跳地被運回漁港。因此,這種現象被稱為「鯰魚效應」,也被稱為「非同類刺激」。

而對於企業管理中的「分權管理」,思科公司的總裁約翰。錢伯斯在實踐中提出的「分權理論」認為,最優秀的領導並不需要大包大攬,事必躬親,其關鍵作用在於如何把人員合理地進行統籌安排。
他說:「很久以前,我就學會了如何放手。你不能讓自我成為障礙。要想讓公司成為高增長公司的唯一辦法就是聘用在各自專業領域裏比你更好更聰明的人,使他們熟悉他們要做的事情,要隨時與他們溝通和交流,以便讓他們不斷地找到你為他們設定的方向,然後你就可以走開了。」

在這種宜於現代企業適用的「分權理論」指導下,思科擯棄了指令性管理法,採用科學的目標管理法,有效提升了企業管理的水準和層次。思科公司規定,任何人都不能對員工的具體工作指手劃腳,上司只能夠大體制定一個方向,具體操作就由員工自由發揮了。這樣一來,在目標的實現上,員工會有很大的靈活範圍來採用具體方法。實踐證明,員工自己的方式總是會將工作完成的更好更快,員工往往會包涵有更多創新的東西。

由此可見,無論是企業管理中的「鯰魚效應」還是「分權管理」,都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式。「鯰魚效應」的作用在於調動大家的積極因素,有效啟動員工工作的熱情和激情,讓員工在刺激作用的驅動下,展現活力,使之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美國行銷大師愛瑪。赫伊拉曾說:「不要賣牛排,要賣煎牛排的滋滋聲」。因為滋滋聲也是一種刺激,顏色是視覺的刺激,聲音是聽覺的刺激,味道是味覺的刺激,手感是觸覺的刺激,感覺是體驗的刺激。可以說,刺激在企業管理中無處不在,這種科學的刺激方式,可以使員工受到積極的影響,繼而產生沙丁魚似活蹦亂跳的動力。

因此,作為一位高明的企業管理者,要明白在做好現代企業管理時,並非只是把精力放在那些處於組織架構節點上、或名義的領導。事實上,現代企業中管理者的數量隨著白領的增加而急劇擴大。管理已不是老闆等少數人的權力,而是大多數企業工作者的技能。

做好企業管理,老闆不僅要善於啟動員工情緒,還要放權給大多數員工,而不是緊緊抓在自己的手裏。在管理中盡最大可能發揮好「鯰魚效應」,有效實施「分權管理」,努力使整個團隊明確組織的目標,給每一位元員工自主發揮的空間,讓每個人都做管理者,讓每個員工都明白,真正的領導應該是企業目標。

鯰魚效應即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啟動市場中的相關物流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是啟動員工隊伍之奧秘。

鯰魚,一種生性好動的魚類,並沒有什麼十分特別的地方。然而自從有漁夫將它用作保證長途運輸沙丁魚成活的工具後,鯰魚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視。沙丁魚,生性喜歡安靜,追求平穩。對面臨的危險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是一味地安逸於現有的日子。漁夫,聰明地運用鯰魚好動的作用來保證沙丁魚活著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定的狀態時,常常意味著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位「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啟動員工隊伍,提高工作業績。

「鯰魚效應」是企業領導層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和官僚帶來競爭壓力,才能喚起「沙丁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二是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管理觀念,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增強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關於鯰魚效應的應用,目前已有鯰魚效應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在領導活動中的應用,具體包括競爭機制的建立、能人的啟用、領導風格的變革等等。但筆者認為鯰魚效應的分析和應用遠不止這些。思考問題的視角不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同。

(本文轉載自致信網)

相關新聞
政府官員:為神韻陶醉
川普接班人:會讀書+有生意頭腦
看神韻是大福報  全家都到沒缺席
企業管理家朱正中演講如何智對金融風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