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軒:專制極權與經濟成長可以並存嗎?

羽軒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6月5日訊】今年是「六四」事件20周年,香港參加「六四」遊行的人數激增,打破近16年來的紀錄。香港特首曾蔭權在立法會不當的言論引起了反對黨嚴正的抗議,隨後即公開承認用字有問題,並就此致歉。其實,曾蔭權有問題的不是用字的問題,而是思維的問題,因為他淪入了最常見為中共「六四」暴行合理化的辯白──沒有「六四」鎮壓後的穩定,中國經濟就不可能隨後高速成長。

中國在這20年來經濟有所突破,藉由廉價的勞力與外來的投資,帶動沿海地區出口產業成長快速,累積了近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造成了一種繁榮的假象。有些人錯把現在的情勢歸因於當時「六四」的鎮壓,認為因為社會穩定了,所以經濟得以良性發展。然而,即便是持有這種論調的人,都不能排除「如果沒有『六四』,中國可能會更好」這種可能性,因為許多新興國家(如印度),便同時擁有自由民主制度與高度的經濟成長。

事實上,「六四」之後,中國政府曾經一度遭受大規模的國際制裁,經濟成長多少受到影響,後來各國基於自身的經濟利益,才又漸漸恢復與其關係。自「六四」以後,中共在政策上,要求政治絕對的穩定,任何有組織的社會和政治活動都要掐死在萌芽期。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則舉全黨和全國之力大力推動,尤其自1992年鄧小平南巡以後。

同時,中國民眾因為「六四」鎮壓阻斷了他們對民主自由與政治清明的渴望,人們的政治熱情遂轉化為單純對經濟利益的追求。而專制的體制得以犧牲公眾利益來換取行政效率,使得中國經濟的增長得到了一個特有的專制紅利。

加上1994年人民幣大幅貶值與之後長期的匯率干預,使得中國的商品價格低廉具有國際競爭力,又恰巧搭上了這波全球化的浪潮,才造就了經濟的高成長。而這是在許許多多的因素交錯中產生的,並不能歸因於單一的因素。評論者絕不能泯滅人性、昧著良心說「六四」的鎮壓是必要的。

而且,這種專制與經濟發展並存的現象,其實潛藏著相當大的危機。城鄉與貧富的差距持續擴大,地方抗爭事件不斷增加,只是抗議的聲音都被高度管制的媒體掩蓋了,取而代之的是國家壯大富強的假象。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在他的著作《我們的新世界》中提到:「大多數的中國人仍然居住在農村地區…當經濟快速成長,解放了許多人,不再只是追求溫飽,而且有餘裕去思考他們所觀察到的不公平,不管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不公平。中國沒有民主的安全閥來舒解這種不安。受到欺凌的人無法用選票把執政者趕下台,只好訴諸造反。…我毫不懷疑中國共產黨可以維持一個獨裁式的半資本主義政權,並在一段時間裡保持相對繁榮。但沒有民主程序這個政治上的安全閥,我懷疑這種政權長期可以成功。」

葛老同時預測,未來的中國,如果不是領導人的權力一代不如一代,終而被一個更民主的中國來取代專制的共產黨統治;就是共產黨為了保留其政治控制,讓改革前僵化的經濟制度得以復辟,開經濟成長的倒車。

簡單的說,只要中國共產黨持續執政,為了達到一黨專政的目的,誰都無法保證「六四」暴行永遠不會再發生。沒有共產專政,中國的經濟會成長的更穩健、更茁壯。未來20年後的中國,乃至於世界會怎麼樣,關鍵就看中國人民現在如何作理性的選擇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六四大屠殺破滅了人們對中國未來的希望
美民主人權組織紀念六四20週年
日本媒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六四
天安門廣場6月4日戒備嚴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